城市居大不易!
虽然政策调控的效应已开始显现,但市场走势却有如“脱缰野马”,近期百城房价仍呈上涨之势!
数据显示,2013年12月百城住宅均价飚高至10833元∕平米,环比+0.7%,涨幅与2013年11月持平(11月涨幅0.68%),是自2012年6月以来,百城房价第19个月连续出现环比上涨!至于与2012年12月同比,则大升11.51%,较上月扩大0.52%。升幅20%以上的一线城市——北京、上海、深圳之均价则已超过3万元∕平米。显而易见的是,包括四座一线在内的全国十大重点城市,依然是百城房地产的领头羊与风向标。2013年12月十大城市均价18994元∕平米,环比上涨1.31%,较上月扩大0.15%。更“可观”的依然还是“同比”,与2012年12月相较,十大城市房价涨幅达17.56%,为连续第14个月上涨,涨幅较2013年11月扩大1%。其中,北京、广州涨幅超过25%,令人不得不感叹:大城市居大不易!
地方选择性执法导致调控失利
惟楼市如此“盛况”能否延续至甫到来的2014年?目前来看,既吊诡也充满变数。
新一届政府自上任以来,看似对房地产发展较为“友善”,未主动提出任何调控举措,顶多昭告“出台房地产税法、定成不动产统一登记、住房信息联网、强化房地产监管与调控”等所谓“科学长效机制”的宣示,目前枱面上所呈现的均为地方自觉式治理方案。但这是否意味调控将放松?地方治(自)理就真的比中央“一刀切”的调控来得好?
我看愈来愈未必!
由于土地面积辽阔,中央对地方全面性掌握自是力有未逮,加之各个城市发展差异显著,因此当各种“国”字打头的中央文件布达时,各地方总觉得“文不对题”、“药不对症”,频频发出“北京、上海感冒,全国一起吃药”的不平之鸣,导致在落实执行时,不免更多的考虑地方自己的利益。我始终认为这才是十年来32次调控最后以失败告终的真正原因——中央颁布房地产调控政策,地方理当出配套方案,但各地往往牵就“城市特性”,“阳奉阴违”或明或暗的执行解套方案。
这看在中央眼里,自然是“点滴在心头”。
地方将追杀房企?
因此新一届政府采取的方法必然也必须有所转变,以免重蹈覆辙,既让政策威信荡然无存,又使房地产发展实质处于失控状态!值得玩味的是,这又会不会系地方政府所“了然于胸”的状态?——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答案如果“不是”,那就意味着2013年创造的土地出让金历史新记录,在不久的未来可望被刷新。答案如果“是的”,便表明地方政府为了规避自身责任,迫于无奈,2014年将会与房企“划清界线”、“割袍断义”,果敢采取铁腕措施打压楼市,而由于对自己城市状况的清楚掌握,因此“一抓一个准”,房地产的价与量在今年恐将明显放缓(专指一、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不用打便自行放缓,当然不包括已连续26个月下跌的温州)。为了避免届时发生地方财政困难的窘境,于是抢在2013年疯狂卖地,以“积谷防饥”!
地方卖地心切启人疑窦
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40个主要城市土地出让金总额为14707亿元,超过此前历史最高的2010年13377亿元,比2012年+45%,其中北京成交突破1800亿元,上海贴近2200亿元。事实上,仅仅是2013年前11个月,纯住宅用地及商住用地的成交金额即达9491亿元,较2012年全年上升33%,较2009—2012年全年均值上升22%。
显见2013年一、二线城市售地变现心情之急切。而原因只可能有两个,其一是“真的太缺钱”了(30万亿元的债务确实让地方压力沉重),其二是“再不卖地,以后就难卖”了!何者为真?当下尚难精准判断。
让人不寒而栗的是,近期中央级媒体频频针对房企“欠缴增值税”、“调控失利应问责地方”等议题穷追猛打,这纯属偶然?亦或是一系列房地产政策重大调整的转捩点?只有静待时间给出答案。
本文于01月13日刊载于「理财周刊」
《蔡为民免费讲座邀请函》
政策刀刀见骨,通胀如影随形,先况下该买房还是买房?决策千万难!
蔡老师每周固定期举办讲座,解疑答惑、指点迷津。欢迎对不动产买卖有兴趣与需求者参加。
报名热线:021-51036703
蔡为民讲座现场盛况:http://photo.blog.sina.con.cn/cweiming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