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两岸“翘翘板”效应将启动

(2012-11-12 10:21:30)
标签:

杂谈

 最近接受江苏省最大国营企业——国信集团的委托,在台湾举办了一系列楼盘推广活动,结果反应超乎想象!

台胞(商)认同内地发展

首先是参与活动的人数出乎意料的多,现场为之“爆棚”。由于並没有做什么文宣广告造势,原本设定来宾最多80位,结果现场来人翻番,不断增加的座椅塞满整个空间,最后连演讲台周边都坐满了人!充分说明即使中央基于“楼市维稳”的需求,房地产宏观调控并无松绑之意,以致短期内房价快速或明显上涨的机率与想象空间偏低,但仍无碍许多台商(胞)对投资大陆房地产的极浓厚兴趣。事实上,到场来宾当中不少人在内地已经购房,且往往不只拥有一套房!

台商何以如此热衷大陆房产?主因在于内地发展迅猛,商机无处不在及台商参照台湾过往成长轨迹、经验,得出房价必然与经济共荣的预期,从而勇于购买大陆房地产,以确保自己辛苦打拼数十年积攒的财富,在国际金融海啸阴霾犹在、世界各国央行大印钞票之际,至少能达到避险、保值的效果。

“互设办事处”即将实现

尤其令人感到“可怕”的是,面对内地不少人已经“力不从心”的房价,在场听众大多数仍然认为“价位并不离谱,未来还会更高”,甚至判断在不久的将来,居内地房价之首的上海,将超越台湾最繁华的台北市房价!

虽然这样的推测与我看法基本一致,但当现场90%以上的人都这么“猜想”时,当下还真是把我吓了一大跳!

台商(胞)会做出这么乐观的预期,应与今(2012)年8月台湾当局对外表示两岸贸易已达1600亿美金/年,应可以开始思考“互设办事处”的必要,並检讨“两岸人民关系条例”,逐步放宽相互投资之种种限制,这就使得原本对购买房地产已相当有心得与兴趣的台胞,把更多“关爱的眼神”投注到大陆楼市。

台湾势必逐步放宽陆企投资限制

但在我看来,两岸往来目前所呈现的,其实还是“一面倒”的失衡状态。以数据证之:截至2011年底,大陆已累计批准台商投资项目近8.5万件,实际使用台资金额超过550亿美元,而截至2012年8月底,大陆企业赴台投资项目129件、金额总计仅3.24亿美元,两者之间的差距,有如云泥之别!换言之,大陆资金进入台湾仍处于“试水期”,对其目前安全与获利性,充满不少疑虑。

当然,这与台湾眼下仍设置种种投资障碍是分不开的。以购房为例,便有所谓的“543条款”——贷款五成封顶,一年内仅能居住四个月,且三年内不能转售,加之尚需经过层层审核、过滤,不免大大降低了陆资、陆企、陆客购买台屋的意愿。

资金流动的“翘翘板”效应可望发酵

惟我必须强调,台湾当局的作法亦有其现实考虑,即避免自己沦为第二个香港!房价被炒高到动辄5万/平米朝上,导致老百姓怨声载道,使开放陆资进入以繁荣经济的决策,到头来有“得不偿失”之虞。然而“过犹不及”,台湾现行各项严苛的防堵投机炒作之规定,则又使得有意进入投资的陆企望而怯步,这也是无可争议的事实。

但我相信随着两岸互信基础的不断增强与稳固,各种投资限制条款势必松绑,届时“哪里有商机,钱往哪里去”之资金流动的“翘翘板”效应将成为常态,从而带动两岸精华地区的房价进一步向上攻坚,恐将无法避免、势所必趋。

这是我在台湾举办一系列房地产推广后的感想,也希望有一天在大陆举办台湾房地产推广活动时,也能有同样的效果与盛况,那便意味着两岸离无后顾之忧的、可持续的和平共处、和谐发展之建设性互动,又迈进了一大步。

本文于11月12日刊载于「理财周刊」

〈新书上市〉

http://s15/mw690/477a7071gcdb99d69973e&690

楼市是否2012?

蔡为民新书「2012楼市志」文选集,内文及所附数百张各类现况与趋势表格,助你拨开迷雾看穿市场前景。价格:40元/本(蔡为民亲笔签名)

《蔡为民免费讲座邀请函》

政策刀刀见骨,通胀如影随形,先况下该买房还是买房?决策千万难!

蔡老师每周固定期举办讲座,解疑答惑、指点迷津。欢迎对不动产买卖有兴趣与需求者参加。

报名热线:021-51036703

蔡为民讲座现场盛况:http://photo.blog.sina.con.cn/cweimin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