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出于对经济形势的担心,央行3年半来首次降息,虽然只是小小的0.5%,却引来市场轩然大波!尤其是北京、南京、深圳等地频传排队抢房消息,更使各种乐观评论与揣测铺天盖地。总结来看,大致可得出以下几个判断,首先是货币政策转向宽松,对刺激实体经济有一定作用,而公积金利率与额度同步降低,可望吸引部分有意购房者进场。
●抄底资金来势汹汹
于是有些专家煞有介事的表示,央行此举说明打压楼市的影响是巨大的,而降息等同于鼓励购房的救市行为…云云,甚至有专家直指,按目前情势继续发展,房价重新起涨已指日可待!
以上论述,乍听似有道理,惟却忽略了降息的实际意义与调控本质。
本轮降息与实体经济的疲软密切相关,中央希望透过货币宽松刺激投资需求。虽然其效应各方说法与推论不尽相同,但至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降息要救的是“商”市(实体经济)而非楼市!即使会有部分货币进入房地产领域,那也是目前风起云涌的抄底资金。就如同媒体报导,黑石基金以3.3万/平米的超低价(行情约10万/平米),洽购上海CBD板块之北京西路华敏商业地产(据我向该公司高层求证,目前有黑石、SOHO中国、顶新三家竞逐,目前价位谈判在5万/平米上下),及上海「国信世纪海景」与「汤臣一品」同为滨江第一排,而「汤臣一品」已接近20万/平米,「国信世纪海景」却以4.5万/平米起价入市,当然会吸引部分“贪便宜”的买主抢购。惟从整体楼市情势以观,年内两度降准与一次降息,对房地产的帮助虽存在却绝不能以“强烈”名之。
●楼市买气正在回笼
之所以如此,与调控本质有关。稍微关注市场的人都会发现,今年与去年的调控方向有所不同、已在修正,有人将之视为政策松绑,在我看来,实际是过程中必然与必要的调节,毕竟,市场并非静止状态,配合其节奏作相应变动,实属理所当然。
必须知道的是,从去(2011)年1月开始严格执行的限购措施,当时主要的是控制形势、改变供需双方对房价的期望值,因此政策雷厉风行如狂风扫落叶,不论购房目的是投机、投资、置产、自用无不受到严重冲击,标准的“宁愿错杀,不可错放”。而当前市场预期已经得到调整,追涨心理基本不存在,剩下来的是冷静、理性的观望,等待价位更大跌幅。
令人遗憾的是,就在这个时候,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快速恶化,使中央深刻了解,首次购房与改善型需求的持续观望,并非国内经济、产业、市场之福,在确保红线——禁止投机、投资进场的大前提不可逾越的情况下,允许地方政府展开微调。从而我们看到成交量逐步回暖,土地拍卖的溢价率也开始上升。数据显示,仅6月至今,20个重点城市溢价率为14.6%,而自去(2011)年8月份到今年5月,该数字低于5%,充分显示开发商对房地产前景正在逐步恢复信心。
●房价是会传染、连动的
或许有人会质疑,上述论述与数据所显示的,不正是救市效果及房价上涨可期吗?
但我并不这么看,毕竟“打蛇打七寸”,而楼市的“七寸”是高端房与豪宅,因为只有这两类产品有带动房价向上攻坚的爆发力,而限购把这类产品的有效需求严重压缩。
这正是我一贯强调:房价像流行性感冒,是有传染性及会板块连动的,“豪宅再这么涨,都与小老百姓无关”是错误认知。
总而言之,本次降息确实对预期心理之强化,及催促刚需进场有一定作用,进而带动销售好转,但失去投资、投机为主力之高端房、豪宅的“保驾护航”,房价冲涨能量却是有限的,因此至少在年底之前,部分区域不论,整体房价重现向上拐点的推断,显然将是一厢情愿的想入非非。
本文于6月18日刊载于「理财周刊」
〈新书上市〉
楼市是否2012?
蔡为民新书「2012楼市志」文选集,内文及所附数百张各类现况与趋势表格,助你拨开迷雾看穿市场前景。价格:40元/本(蔡为民亲笔签名)
http://s16/middle/477a7071gc2b672f79aff&690
订书热线:021--51036703
《蔡为民免费讲座邀请函》
政策刀刀见骨,通胀如影随形,先况下该买房还是买房?决策千万难!
蔡老师每周固定期举办讲座,解疑答惑、指点迷津。欢迎对不动产买卖有兴趣与需求者参加。
报名热线:021-51036703
蔡为民讲座现场盛况:http://photo.blog.sina.con.cn/cw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