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对小说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8. 有人说倔三爷这人倔,但也不倔,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9. 小说读来令人感到饶有趣味,请简述作品的语言特色。(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何陋轩记
〔明〕王守仁
昔孔子欲居九夷,人以为陋。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守仁以罪谪龙场,龙场古夷蔡之外,于今为要绥,而习类尚因其故。人皆以予自上国往,将陋其地,弗能居也;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求其所谓甚陋者而莫得。独其结题鸟言山栖羝服,无轩裳宫室之观,文仪揖让之缛,然此犹淳庞质素之遗焉。盖古之时,法制未备,则有然矣,不得以为陋也。夫爱憎面背,乱白黝丹,浚奸穷黠,外良而中螫,诸夏盖不免焉;若是而彬郁其容,宋甫鲁掖,折旋矩矱,将无为陋乎?夷之人乃不能此,其好言恶詈,直情率遂,则有矣。世徒以其言辞物采之眇而陋之,吾不谓然也。
始予至,无室以止,居于丛棘之间,则郁也;迁于东峰,就石穴而居之,又阴以湿。龙场之民,老稚日来视予,喜不予陋,益孚比。予尝圃于丛棘之右,民谓予之乐之也,相与伐木阁之材,就其地为轩以居予。予因而翳之以桧竹莳之以卉药列堂阶办室奥琴编图史讲诵游适之道略具学士之来游者亦稍稍而集。于是人之及吾轩者,若观于通都焉,而予亦忘予之居夷也。因名之曰“何陋”,以信孔子之言。
嗟夫!诸夏之盛,其典章礼乐,历圣修而传之,夷不能有也,则谓之陋固宜;于后蔑道德而专法令,搜抉钩絷之术穷,而狡匿谲诈,无所不至,浑朴尽矣!夷之民,方若未琢之璞,未绳之木,虽粗砺顽梗,而椎斧尚有施也,安可以陋之?斯孔子所为欲居也欤?虽然,典章文物,则亦胡可以无讲?今夷之俗,崇巫而事鬼,渎礼而任情,不中不节,卒未免于陋之名,则亦不讲于是耳。然此无损于其质也。诚有君子而居焉,其化之也盖易。而予非其人也,记之以俟来者。
【注】龙场,在今贵州修文县。当时作者谪龙场驿丞。要绥,指边远地区。结题:指少数民族结发于额的装束。羝服:羊皮作衣服。甫:章甫,古代的礼帽。掖:衣袖。折旋矩矱:遵守规则法度。
10.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予因而翳之以桧竹/莳之以卉药/列堂阶办/室奥琴编图史/讲诵游适之道/略具学士之来游者/亦
稍稍而集
B.予因而翳之/以桧竹莳之/以卉药列堂/阶办室奥/琴编图史/讲诵游适之道略具/学士之来/游者
亦稍稍而集
C.予因而翳之以桧竹/莳之以卉药/列堂阶/办室奥/琴编图史/讲诵游适之道略具/学士之来游者/
亦稍稍而集
D.予因而翳之/以桧竹莳之/以卉药列堂阶/办室奥琴/编图史/讲诵游适之道/略具学士之来/游者
亦稍稍而集
11.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九夷:先秦时北部民族泛称。“九”并非具体数目,只表示众多之义。后泛称少数民族。
B.轩裳:古代卿大夫所乘坐的一种前顶较高而有帷幕的车子。裳,指帷裳,车旁的布幔。
C.诸夏:周代分封的“王之支子母弟甥舅”各个诸侯国。后泛指中原地区,中国。
D.君子:在先秦典籍中多指“君王之子”,着重强调地位的崇高。后“君子”被赋予道德的含义。
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被贬到当时的边穷地区贵州龙场当驿丞,条件艰苦,甚至连住处也没有。当地人认为他没
法待下去,但他还是扎下了根,借孔子之语命名住所,感到生活安宁而快乐。
B.我们耳熟能详的《陋室铭》文笔之空灵飘逸,从居住环境、生活情趣、交往人物等角度体现陋
室不陋;而本文内涵沉雄大度,层层推进,说理深入:二者主旨迥异。
C.本文并非简单描述贬所环境差,条件苦,而是讲述了当地人虽性情粗野,却醇厚质朴,更易接
受圣学教化。至于说自己无力担此重任,需要等待君子来,这是自谦。
D.作者写作目的有四:伸张孔子夷地“何陋之有”的观点,期待品德高尚的人来夷地教化百姓,
赞扬少数民族人民直率坦诚、乐于助人的品性,表达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5分,共10分)
盖古之时,法制未备,则有然矣,不得以为陋也。
龙场之民,老稚日来视予,喜不予陋,益孚比。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行香子·树绕村庄 〔宋〕秦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注释】此词大约作于作者创作早期的熙宁年间(1068-1077年),当时作者家居,尚未出仕。一个春天,作者乘兴游览了一座村庄,被村野风光所感染,创作了此词。青旗:青色的酒幌子。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上片先从整个村庄起笔,一笔勾勒其轮廓,平凡而优美;徜徉中,词人被一处色彩缤纷、春意
盎然的小园吸引,不觉停住了脚步,小园虽小,却繁花似锦,充满生机。
B.下片描写移步换景,围墙、茅堂、青旗、流水、小桥,风光如画;后三句,地点已转到田野之
中,写极为活跃的虫鸟等动物,比起写小园春的生命活力,更加淋漓尽致。
C.全词写景状物,围绕词人游春足迹这个线索次第展开,不慌不忙而意趣自出;结构方面,上下
片整齐对称,组成两幅相对独立的活动图画,相互辉映而又和谐统一。
D.这首词描绘春天的田园风光,写景壮阔雄浑,抒情豪迈奔放。唐、五代以来,词多写男女之情
夫妇之爱,像这样写农家风景的,可谓异类,与秦观的一贯词风也不大相同。
15.这首词描绘春天的田园风光,运用了哪些手法?请作简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梦”抒写琵琶女怀念少年时的美
好时光,梦醒自伤身世、眼泪纵横的悲伤凄苦。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
,____________”讲述了金人统治
区的中原百姓安于异族统治的状况。
(3)《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采用动静结合和比喻手法描
写夜间洞庭湖波光粼粼和月亮倒映水中的景象。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小题。
今天,对于来到故宫博物院的参观者来说,总会对金瓦红墙内皇家豪奢的生活起居所吸引。辉煌的宫殿、雕梁画栋的宫室、
的珍宝,在昔日都属于帝王一人所有。人类对财富与权力的执迷,浓缩在这座宫殿中,时时散发出勾魂摄魄的魅力。如今
的宫斗剧,所极力渲染的,也正是这种散发着极度奢华气味的所谓“皇家气派”。
随着辛亥革命的爆发,封建帝制在中华大地上宣告终结。尽管这并不是一场和平过渡,但对故宫这座巨大的宫城来说,它终于迎来了一个新的可能:告别了封建帝王的宫殿,获得了新的生命。当我们的视线穿过高耸的朱墙,那昔日与民众隔绝的禁宫,便展现在我们面前:数百年来宫中
的神秘宝物,昔日因帝王权力被聚敛、为帝王个人所私有的宝藏,都成为面向大众
的文物。
紫禁城六百年的故事,是那些营建这座宫殿的万千百姓的故事。帝王的丹宸永固,是建立在这万千百姓的辛劳汗水之上的。唯有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理解紫禁城存在至今的真正意义:它由民众兴建,由民众维护,最终从帝王的手中解放出来,成为民众的博物院。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擢发难数
大行其道
私藏
展览
B.数不胜数 炙手可热
私藏 博览
C.擢发难数
炙手可热
蕴藏
博览
D.数不胜数 大行其道
蕴藏 展览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对于来到故宫博物院的参观者来说,总会为金瓦红墙内皇家奢豪的生活起居所吸引。
B.来到故宫博物院的参观者,总会对金瓦红墙内皇家奢豪的生活起居所吸引。
C.来到故宫博物院的参观者,总会为金瓦红墙内皇家奢豪的生活起居所吸引。
D.对于来到故宫博物院的参观者来说,总会对金瓦红墙内皇家奢豪的生活起居吸引。
19.下列句中冒号与最后一段结尾句中的冒号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目瞪口呆的百姓只能回答一声:“喏!”
B.中学生道德模范推荐的基本条件:品学兼优、尊敬师长、热心服务、孝顺父母。
C.各位老师、各位同学: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D.袁老师来自赣州,徐老师来自九江,施老师和李老师来自景德镇:他们都是江西人。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俭德并不追求无限节俭,而是主张量入为出。所谓“量入为出”,首先是________,“富家有富家计,贫家有贫家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实际情况,每个家庭都有不同的生活背景;其次是在满足生活需要的基础上鼓励“日常有余”,以为“意外横用之备”;最后是反对超出能力的消费。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拥有巨额金钱就可以追逐奢华,肆意消费。一方面,个体金钱虽有明确归属权,但是通过金钱消耗的资源却属于所有人;另一方面,_________,本身就与节俭要求相背离。因此,人们赞誉那些贵而持俭、富而居俭的典范,这些人虽身居高位或家境富足,_________。如汉文帝“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值百金”,故自觉放弃不造;再如徽商虽富甲天下,但“走长途而赴京城,芒鞋跣足,以一伞自携,而吝舆马之费”等等。
21.请对下面新闻报道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0字。(5分)
1月5日,世界银行组织发布了2021年1月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在报告中,世行表示,假设新冠肺炎疫苗在一年中广泛推广,预计2021年全球经济将增长4%。但是,如果决策者不采取果断措施遏制疫情蔓延和实施促投资的改革,复苏可能会缓慢乏力。
报告称,虽然全球经济在2020年萎缩4.3%之后又恢复增长,但新冠肺炎疫情已造成大量人口死亡和患病,令数百万人陷入贫困,并可能长期抑制经济活动和收入增长。短期首要政策重点是控制疫情蔓延并确保快速和广泛地部署疫苗。
在报告中,世行预测,中国的经济增速在2021年将攀升至7.9%,反映出被压抑的需求释放和生产及出口恢复速度快于预期。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何陋轩记
〔明〕王守仁
昔孔子欲居九夷,人以为陋。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守仁以罪谪龙场,龙场古夷蔡之外,于今为要绥,而习类尚因其故。人皆以予自上国往,将陋其地,弗能居也;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求其所谓甚陋者而莫得。独其结题鸟言山栖羝服,无轩裳宫室之观,文仪揖让之缛,然此犹淳庞质素之遗焉。盖古之时,法制未备,则有然矣,不得以为陋也。夫爱憎面背,乱白黝丹,浚奸穷黠,外良而中螫,诸夏盖不免焉;若是而彬郁其容,宋甫鲁掖,折旋矩矱,将无为陋乎?夷之人乃不能此,其好言恶詈,直情率遂,则有矣。世徒以其言辞物采之眇而陋之,吾不谓然也。
始予至,无室以止,居于丛棘之间,则郁也;迁于东峰,就石穴而居之,又阴以湿。龙场之民,老稚日来视予,喜不予陋,益孚比。予尝圃于丛棘之右,民谓予之乐之也,相与伐木阁之材,就其地为轩以居予。予因而翳之以桧竹莳之以卉药列堂阶办室奥琴编图史讲诵游适之道略具学士之来游者亦稍稍而集。于是人之及吾轩者,若观于通都焉,而予亦忘予之居夷也。因名之曰“何陋”,以信孔子之言。
嗟夫!诸夏之盛,其典章礼乐,历圣修而传之,夷不能有也,则谓之陋固宜;于后蔑道德而专法令,搜抉钩絷之术穷,而狡匿谲诈,无所不至,浑朴尽矣!夷之民,方若未琢之璞,未绳之木,虽粗砺顽梗,而椎斧尚有施也,安可以陋之?斯孔子所为欲居也欤?虽然,典章文物,则亦胡可以无讲?今夷之俗,崇巫而事鬼,渎礼而任情,不中不节,卒未免于陋之名,则亦不讲于是耳。然此无损于其质也。诚有君子而居焉,其化之也盖易。而予非其人也,记之以俟来者。
【注】龙场,在今贵州修文县。当时作者谪龙场驿丞。要绥,指边远地区。结题:指少数民族结发于额的装束。羝服:羊皮作衣服。甫:章甫,古代的礼帽。掖:衣袖。折旋矩矱:遵守规则法度。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予因而翳之以桧竹/莳之以卉药/列堂阶办/室奥琴编图史/讲诵游适之道/略具学士之来游者/亦
稍稍而集
B.予因而翳之/以桧竹莳之/以卉药列堂/阶办室奥/琴编图史/讲诵游适之道略具/学士之来/游者
亦稍稍而集
C.予因而翳之以桧竹/莳之以卉药/列堂阶/办室奥/琴编图史/讲诵游适之道略具/学士之来游者/
亦稍稍而集
D.予因而翳之/以桧竹莳之/以卉药列堂阶/办室奥琴/编图史/讲诵游适之道/略具学士之来/游者
亦稍稍而集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九夷:先秦时北部民族泛称。“九”并非具体数目,只表示众多之义。后泛称少数民族。
B.轩裳:古代卿大夫所乘坐的一种前顶较高而有帷幕的车子。裳,指帷裳,车旁的布幔。
C.诸夏:周代分封的“王之支子母弟甥舅”各个诸侯国。后泛指中原地区,中国。
D.君子:在先秦典籍中多指“君王之子”,着重强调地位的崇高。后“君子”被赋予道德的含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被贬到当时的边穷地区贵州龙场当驿丞,条件艰苦,甚至连住处也没有。当地人认为他没
法待下去,但他还是扎下了根,借孔子之语命名住所,感到生活安宁而快乐。
B.我们耳熟能详的《陋室铭》文笔之空灵飘逸,从居住环境、生活情趣、交往人物等角度体现陋
室不陋;而本文内涵沉雄大度,层层推进,说理深入:二者主旨迥异。
C.本文并非简单描述贬所环境差,条件苦,而是讲述了当地人虽性情粗野,却醇厚质朴,更易接
受圣学教化。至于说自己无力担此重任,需要等待君子来,这是自谦。
D.作者写作目的有四:伸张孔子夷地“何陋之有”的观点,期待品德高尚的人来夷地教化百姓,
赞扬少数民族人民直率坦诚、乐于助人的品性,表达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5分,共10分)
盖古之时,法制未备,则有然矣,不得以为陋也。
龙场之民,老稚日来视予,喜不予陋,益孚比。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行香子·树绕村庄 〔宋〕秦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注释】此词大约作于作者创作早期的熙宁年间(1068-1077年),当时作者家居,尚未出仕。一个春天,作者乘兴游览了一座村庄,被村野风光所感染,创作了此词。青旗:青色的酒幌子。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上片先从整个村庄起笔,一笔勾勒其轮廓,平凡而优美;徜徉中,词人被一处色彩缤纷、春意
盎然的小园吸引,不觉停住了脚步,小园虽小,却繁花似锦,充满生机。
B.下片描写移步换景,围墙、茅堂、青旗、流水、小桥,风光如画;后三句,地点已转到田野之
中,写极为活跃的虫鸟等动物,比起写小园春的生命活力,更加淋漓尽致。
C.全词写景状物,围绕词人游春足迹这个线索次第展开,不慌不忙而意趣自出;结构方面,上下
片整齐对称,组成两幅相对独立的活动图画,相互辉映而又和谐统一。
D.这首词描绘春天的田园风光,写景壮阔雄浑,抒情豪迈奔放。唐、五代以来,词多写男女之情
夫妇之爱,像这样写农家风景的,可谓异类,与秦观的一贯词风也不大相同。
15.这首词描绘春天的田园风光,运用了哪些手法?请作简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梦”抒写琵琶女怀念少年时的美
好时光,梦醒自伤身世、眼泪纵横的悲伤凄苦。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
,____________”讲述了金人统治
区的中原百姓安于异族统治的状况。
(3)《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采用动静结合和比喻手法描
写夜间洞庭湖波光粼粼和月亮倒映水中的景象。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小题。
今天,对于来到故宫博物院的参观者来说,总会对金瓦红墙内皇家豪奢的生活起居所吸引。辉煌的宫殿、雕梁画栋的宫室、
的珍宝,在昔日都属于帝王一人所有。人类对财富与权力的执迷,浓缩在这座宫殿中,时时散发出勾魂摄魄的魅力。如今
的宫斗剧,所极力渲染的,也正是这种散发着极度奢华气味的所谓“皇家气派”。
随着辛亥革命的爆发,封建帝制在中华大地上宣告终结。尽管这并不是一场和平过渡,但对故宫这座巨大的宫城来说,它终于迎来了一个新的可能:告别了封建帝王的宫殿,获得了新的生命。当我们的视线穿过高耸的朱墙,那昔日与民众隔绝的禁宫,便展现在我们面前:数百年来宫中
的神秘宝物,昔日因帝王权力被聚敛、为帝王个人所私有的宝藏,都成为面向大众
的文物。
紫禁城六百年的故事,是那些营建这座宫殿的万千百姓的故事。帝王的丹宸永固,是建立在这万千百姓的辛劳汗水之上的。唯有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理解紫禁城存在至今的真正意义:它由民众兴建,由民众维护,最终从帝王的手中解放出来,成为民众的博物院。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擢发难数
大行其道
私藏
展览
B.数不胜数 炙手可热
私藏 博览
C.擢发难数
炙手可热
蕴藏
博览
D.数不胜数 大行其道
蕴藏 展览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对于来到故宫博物院的参观者来说,总会为金瓦红墙内皇家奢豪的生活起居所吸引。
B.来到故宫博物院的参观者,总会对金瓦红墙内皇家奢豪的生活起居所吸引。
C.来到故宫博物院的参观者,总会为金瓦红墙内皇家奢豪的生活起居所吸引。
D.对于来到故宫博物院的参观者来说,总会对金瓦红墙内皇家奢豪的生活起居吸引。
19.下列句中冒号与最后一段结尾句中的冒号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目瞪口呆的百姓只能回答一声:“喏!”
B.中学生道德模范推荐的基本条件:品学兼优、尊敬师长、热心服务、孝顺父母。
C.各位老师、各位同学: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D.袁老师来自赣州,徐老师来自九江,施老师和李老师来自景德镇:他们都是江西人。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俭德并不追求无限节俭,而是主张量入为出。所谓“量入为出”,首先是________,“富家有富家计,贫家有贫家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实际情况,每个家庭都有不同的生活背景;其次是在满足生活需要的基础上鼓励“日常有余”,以为“意外横用之备”;最后是反对超出能力的消费。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拥有巨额金钱就可以追逐奢华,肆意消费。一方面,个体金钱虽有明确归属权,但是通过金钱消耗的资源却属于所有人;另一方面,_________,本身就与节俭要求相背离。因此,人们赞誉那些贵而持俭、富而居俭的典范,这些人虽身居高位或家境富足,_________。如汉文帝“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值百金”,故自觉放弃不造;再如徽商虽富甲天下,但“走长途而赴京城,芒鞋跣足,以一伞自携,而吝舆马之费”等等。
21.请对下面新闻报道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0字。(5分)
1月5日,世界银行组织发布了2021年1月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在报告中,世行表示,假设新冠肺炎疫苗在一年中广泛推广,预计2021年全球经济将增长4%。但是,如果决策者不采取果断措施遏制疫情蔓延和实施促投资的改革,复苏可能会缓慢乏力。
报告称,虽然全球经济在2020年萎缩4.3%之后又恢复增长,但新冠肺炎疫情已造成大量人口死亡和患病,令数百万人陷入贫困,并可能长期抑制经济活动和收入增长。短期首要政策重点是控制疫情蔓延并确保快速和广泛地部署疫苗。
在报告中,世行预测,中国的经济增速在2021年将攀升至7.9%,反映出被压抑的需求释放和生产及出口恢复速度快于预期。
22.写作(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新年前,中央领导人发表的二〇二一年新年贺词中强调:大道不孤,天下一家。经历了一年来的风雨,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深切体会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我同国际上新老朋友进行了多次通话,出席了多场“云会议”,谈得最多的就是和衷共济、团结抗疫。疫情防控任重道远。世界各国人民要携起手来,风雨同舟,早日驱散疫情的阴霾,努力建设更加美好的地球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