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保姆的推荐信也能送你进哈佛

(2006-12-27 00:14:58)

留学申请推荐,你犯了这样的错误吗?

 

张开冰

 

因为工作的关系,有不少接触可爱的大学生的机会。因为美国的名牌大学大部分申请截止日期为前一年的十二月底或当年的一月初。每到年底,我总会收到许多大学生出国升读研究院的申请咨询。这些孩子的学业成绩、个人经历以及未来理想确实很优秀。也有不少文章和构思写得极其打动人心。看着一批批优秀的学生飞向自己的理想,作为前辈,我由衷地替他们高兴。

 

但也有很多让人着急的地方。因为这几天帮着学生们写推荐信,我很想谈谈写推荐信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希望正在申请留学的同学们不要犯这些错误。

 

1.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有位同学请老师给同一所学校写两封同样的推荐信,然后寄给他,由他和其他申请资料一起寄给学校。我问他为什么一所学校要两封信?他说怕万一丢了破损了还有后备的。其实,他的这种做法虽然很聪明谨慎,但却是大忌!写推荐信的老师会这么想:这小家伙也太小聪明了,一封信可以拆开来看老师写的内容是否对他有利,如果是另一封就可以寄出去了。其实,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看来是没有好好学过中国的智慧古训。如果对推荐人不信任,一开始就不要让他写,一个你不了解或不了解你的人,你能期待什么好结果?如果你请了一个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人作为你的推荐人,不是你的人缘差找不到合适的人就是你的眼光差,总之都要反省自己。如果相信对方就放心放胆地让人家去做,一副真诚的态度就足矣。

真诚,真诚,再真诚!不要把学术上的质疑态度用到待人处世上来。

 

2. 一定要有针对性,不要一式走天下

 

很多学生为了省事, 都是替老师写好,请老师签名,一签几十份,于是就一概“To Whom It May Concern”。

这么做看似省事,事实上一点也不聪明。试想想,如果你是某个高校(特别是名校)的招生人员,看到一份连自己学校的地址都懒得写的申请人会作何感想?这家伙肯定申请了无数学校!今天的美国高校报到率越来越低,有些好学校只有一半录取的学生报到入学,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对渔翁撒网式的申请者就比较敬而远之。谁知道人家录取了你,会不会是“将心照明月,明月照沟渠”。

奉劝各位写推荐信和Personal Statement一样一定要有针对性。多花一点点精力和时间,至少要将申请的学校的邮寄地址写在信纸上。有同学说推荐信的格式都这么教的,但是你是申请学校不同申请工作!

在内文开头要写上“Re:——”说明是关于什么人的申请,如果有申请号之类的最好都一起附上。提到学生用名字好过写“某某先生”,后者给人感觉距离远一些。

 

3. 不要追求名人效应

 

有名人推荐当然好,但是要看那位名人对你是否真的了解。他们能否真正写出和你交往的过程,你打动他们的品质,如何说明你适合该学校的该专业等等。

有位学生曾经请副总统写推荐信,副总统推脱不过,写了这样内容的推荐信:我认识某某是在一次社交场合,他请我写推荐信申请贵校,我认为他勇气可嘉。署名。

你当然知道这样的推荐信不会起任何作用。别说副总统,教皇也不行。耶鲁大学校长的推荐信也没有为某位学生进耶鲁开绿灯。

但哈佛大学曾经收到一封申请人小时候保姆的推荐信,使招生人员大为感动。我列举这个例子不是要大家跟着这么做。而且大家千万不要这么学,因为珠玉在前,因为哈佛招生处的人一样火眼金睛,弄不好就成了东施效颦。我想说的仍然是“真诚才能感人”这个道理。

 

4. 请老师写推荐信,你准备信封邮票了吗?

 

一位在清华大学任教的好友曾告诉我,一位学生请他写推荐信,总共要50份!这位老外教授哭笑不得:“我还要给她准备50个信封,信封要打上50个不同学校的地址,贴上50张航空往美国的邮票(其中还有要求他用快件递送的!)。”老师帮她写推荐信要花时间精神,还要倒贴邮资。如果一个大学四年级的学生连这点都考虑不到,还怎么企望老师能对她有好印象?一个要跨出校门走入社会的人,必须明白最基本的礼节和对人的尊重。

后来我才发现这种情况不是少数。我一般都会对同学们说明这么做不太礼貌。有人不以为然地说,写50封信是特例吧,一般十几封信,十几张邮票算什么?听到这样的回答让我很痛心。对,邮资算不得什么,(也不对,如果一个教授有好几十名学生,每名学生都让他写十封信,几百份邮资就不是少数了)但是,一个不会替人着想(not considerate)的成年人怎么成为国家的栋梁,家庭的支柱呢?

有小朋友告诉我:他们并不是舍不得这些邮资,是他们没想到。因为这些能申请出国的学生家庭条件都不错的。真是让人忧心,许多独生子女都习惯了别人替她/他想,并不习惯站在别人的角度替别人想。而“别人”在我们这个例子中是你有所求的人。小小的生活细节处理不好很可能会影响结果。

 

5. 记住是你请人家帮忙

 

礼貌这个问题不得不再提一次。某同学请人写推荐信,因为时间紧迫,推荐人说可以用同城快递给他送过去。同城快递,对,他们住在同一个城市!申请的同学说:“你不是有司机吗?请他给我送来吧,万一同城快递弄丢了怎么办,万一错过了时间怎么办?”

推荐人给问得目瞪口呆,觉得很有道理,既然这么重要又紧急,作为年轻人的申请人为什么没有想到自己上门去取呢?

记住,如果你请别人给你写推荐信,人家是帮你的忙,不是他欠你。

 

6. 尽早准备

 

和所有的准备功夫一样,联系推荐人宜早不宜迟。因为大学或研究院申请都需要两封能够证明你的学术研究能力的推荐信,所以有心出国升学的同学应该在大学二年级开始就寻找推荐人,特别是你的老师。平时多沟通,让老师尽量多方面了解你的能力和才华。说不定老师可以给你更好的建议,说不定他的师兄弟正在物色像你这样的学生呢。千万不要等到毕业的时候才临时抱佛脚。

 

很多时候,问题都在一些细节上。最最要不得的是自私,自私的结果往往是无私(得不到私心想要的结果)。只要多站在别人的角度想想,站在推荐者的角度、招生人员的角度,你就一定能够明白那些细节应该怎样处理。

 

我祝福更多的学生飞得更高更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