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精神无国界
张开冰
12月5日是国际志愿者日,向全世界志愿者致敬!
今天是Nini和Barry的生日,我们一起庆祝。因为Barry和他的太太Diane是名副其实的国际志愿者,所以这个庆祝有双重意义。
Barry夫妇是我们身边的一个好例子,Nini和Gloglo常常缠着他们要他们讲述到各地服务的经历,我们也趁机向孩子们灌输了一些志愿者的精神和观念。
Barry和Diane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和不少退休的美国老人一样,他们本可以和满堂子孙共享天伦之乐。但安逸的生活并不满足老人服务社会的心愿。他们参加了一个非政府组织,开始到世界各地帮助有需要的人们。中国是他们的第三站。
他们的组织和中国慈善总会合作,为中国边远农村缺水地区建立水站。Barry他们要不断地到各处去考察,然后购买设备,指导当地农民如何将山里的泉水引到村里,如何保存和使用这些清洁的水。从今年的五月到现在,半年时间马不停蹄,他们夫妇俩跑了十五个省市自治区,帮助建立了30多个引水工程。
Barry说起一些地区的农民没有干净水喝,和牲畜一起饮用泥水沉淀的水时,总是热泪盈眶;而这些情形又哪里是城里的孩子如Nini、Gloglo所能体会到的?不过这些故事对孩子们挺有帮助的,洗手的时候会唱“don’t let the water run”,很注意节约用水。Barry说到农民的勤力参与和喝到干净水后的高兴劲,总是那么神采飞扬。在他们眼里,一切都那么单纯可爱和容易满足。
我们身边其实有很多这样可爱的无名英雄。有一次朋友聚会,一位朋友当公务员的太太说她已经注册当志愿者很多年了,工余时间一直在社区帮助独居,在场的人都为她鼓掌!她娇小的形象顿时高大起来。一位朋友的儿子今年被哈佛大学录取了,但他选择先不上学,用一年时间去南美教孩子们。也有一些朋友在中国的山区或非洲国家支教扶贫。
志愿精神无国界。
1985年,联合国大会将每年的12月5日定为国际志愿者日。“志愿者”指的是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不为物质报酬而参与各种有益社会的服务人。大到危机时刻,小到街坊邻里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是那些愿意为别人献出自己的时间、精力、经验和爱心的可爱的一群人。
我曾经帮联合国志愿者组织作过一些宣传工作,才知道UNV的志愿者必须举备很高的专业水平。他们的服务不仅仅限于联合国系统,也为民间团体服务,提供不同领域的专业服务,包括法律、医疗、社区工作、扶贫专家、小额贷款和农村参与式评估培训等等。
1994年12月5日,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正式成立。目前,全国各地已经建立社区服务站89000个,包括许多中老年人在内的注册志愿者超过1379万。超过1.5亿人次的青年在扶贫开发、社区建设、环境保护、抢险救灾、大型活动和海外援助等领域开展志愿服务。
其实,有人类历史以来应该就有志愿者精神的光辉。而志愿者精神真正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则是这一个多世纪的事,而且有越来越受重视的趋势。在我国,“向雷锋学习”和我们小时候位“五保户”服务都是志愿者精神的倡导和体现。衷心祝愿多一些、更多一些愿意“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可爱的新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