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郁花香的北京老城区扫街
标签:
北京后海南锣鼓巷张自忠路鼓楼景山公园故宫 |
分类: 北京行行摄摄 |
南锣鼓巷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也是鼓楼圈儿的潮流地标,时尚而不张扬,古朴却不纯粹。这里清晨时分可听鸟鸣,午后斜阳可观树影,入夜后人影跃动、灯影霓虹。这里有最“国货”的比萨、最炙热火辣的烧烤、最受追捧的甜品,不少电视剧都会在这里取景拍摄,他的南口在地安门东大街,北口在鼓楼大街。最佳游览方式:步行或骑自行车!绝对没有停车位。
这里从明朝将军到清朝王爷,从北洋政府总统到国民党总裁,从文学大师到画坛巨匠,他们给这里的每一条胡同都留下了历史的印迹。遗憾的是,这些印迹因为不开放而更加神秘,走到门口也只能是路过了,也许这就是“咫尺天涯”的无奈感觉吧。于是我们也只能看看那些旧房改造成的新设计门店了。
锣鼓巷里“血缘正统”的是民间的小宅子,门头上出自民间艺人之手的砖雕,低低述说着岁月在它身上留下的痕迹。小店的招贴是一个老式电视机,屏幕上写着“心是孤独的猎手”。
有在很多旅人的blog摄影里看到这个画面,这台墙上的电视可谓曝光率极高的。该住户设计者应该就是拿了自己家的破电视挂在了墙上没想到收效甚强。
有家店口的一面鼓-南锣鼓巷,真应景。
在南锣鼓巷这样的老院落随处可见大部分都改造成了酒吧或店铺。
这些店家为了吸引人们到此一逛想出了各种各样装潢的创意,将老房子赋予了更多的生命力。行走在南锣鼓巷里,一定会被两侧的光怪陆离和琳琅满目所吸引。除了大大小小的酒吧、餐厅与咖啡店之外,许多特色小店也值得一逛,从手工艺品到实用收藏,很有趣。在这里开店的,多是70后和80后的年轻人,时尚、前卫,这条老街因为有了他们的存在而活力贲张。
到了南锣鼓巷的北段和中段集中了这里最早的酒吧与咖啡店,随着这里的口碑和人气的高涨,越来越多的新店聚拢而来。
“TASTE”就是这样一家新店,一幢民国时代的二层小楼,中文名字叫“咂摸”,起得很京味(北京话,就是尝尝、体会的意思)。是一间保存完好的民国时期建筑,建筑风格独特,而且有中餐西餐还有酒吧。。这里的风格很能代表南锣鼓巷文化酒吧街的特点,那就是传统和现代的碰撞与融合的交汇。
万庆当铺西墙
在拆除违章建筑的过程中,南锣鼓巷拆出了一个完好的清朝当铺门脸儿。面对着刻着“万庆”字号的这面墙是否能够体会到他可是清末民国时期,京城五大当铺之一。这里的老人回忆,当时穷人想来这里当东西都不行呢,只为大户人家儿服务。
去过南锣鼓巷,没有不知道文宇奶酪店的。不宽的巷道,因为奶酪店前排队的人群而更显拥挤。本来是要逛一家艺术品店却立刻被这种“蛇阵”的队伍震惊,队伍不仅在南锣鼓巷上,而且拐进了黑芝麻胡同。
奶酪是地道的老北京风味小吃,很有名的店铺有奶酪魏、三元梅园和文宇奶酪店。三元梅园的连锁店我见的最多,而文宇大概由于店面连锁的少,导致弥足珍贵了起来,才如此热闹吧。它的主人其实是三元梅园的老师傅。10平方米左右的小店在京城口碑甚佳,它的营业时间是中午12时一直到售完为止。
店里面的原味奶酪很有名,淡淡的奶香中带有酸奶的酸味,乳白润滑,完全没有牛奶的腻感,冰凉舒爽,感觉甚佳。喜爱牛奶的人可以选择双皮奶,奶味浓厚,第一层奶皮甘香,第二层奶皮香滑。当然如果你排了百十号人才买上,可能预期会差点,效果不成正比了。
排队的人一整条巷子了。
南锣鼓巷有特色与个性的小店很多,这些小店在张扬个性的同时,也保留了老北京的一些饮食习俗,比如奶酪、北冰洋汽水、玻璃瓶的可口可乐和白瓷罐的酸奶。
这样算下来很多摊都有的,一瓶3块的北京酸奶还是很值得。口味好又容易喝到,是我喜欢的稠稠的。
◆地理位置:东城区平安大道南锣鼓巷◆形成年代:21世纪初◆目标消费客群:外国人居多,中央戏剧学院师生、艺人等也是这里的常客◆商街特色:特色酒吧星罗棋布,特色小店也是不胜枚举◆主色调:灰(胡同里的灰墙褐瓦、青石板路,令人联想起老北京的灰布长衫)◆公共交通:公交118电车、734、823、834、850、850支路锣鼓巷站下车
从南锣鼓巷北口出来到鼓楼东大街,鼓楼这个在常人眼中已经仅作为地名和古迹而存在的名称,借着街边琳琅满目的游戏店,已经成为北京动漫电玩文化气息最纯粹的一个地方,在胡同遍布的鼓楼东大街上,有大大小小几十家动漫店。
鼓楼东大街的食肆也很多,走累了就可以直接在那里寻个处所进去大吃一顿中饭。
主要是便宜又实惠且有特色的餐店、小吃店。例如:老羊汤、猫眼披萨、丽江腊排骨火锅、馄饨侯、西贡越南菜、东来顺、浦安日式拉面屋、羊坊涮肉、三元梅园、姚记炒肝店等。
迎面就看见鼓楼,位于北京市中轴线上、鼓楼东大街与地安门外大街交会处。与钟楼一起,元、明、清时为北京全城报时中心。到现在依然是人群聚集的中心,到处人头攒动,没办法只好不去拍了。向南继续走地安门外大街->地安门内大街。北起地安门西大街,走到这儿就瞧见皇城红墙了。地安门就是明清那会儿北京皇城北门。
地安门内大街南端是景山公园。五十年代,街南口两侧建有仿古式多层楼,为解放军某部宿舍。街北口旧有雁翅楼,1999年改建平安大道时拆除。
走到景山后街也就是景山公园的后头了,不是什么景点自己就是特别喜欢,尤其现在。
大大的槐树,国槐和刺槐生长在路边上,5月槐花盛开,白白的一串串一串串的挂着,空气漂浮着沉醉了静止了,有些情侣干脆就坐在树下不走了。
望过去,高高红色的后墙有的还开了窗,斜阳入照。走到窗边朝外瞅,一个低开去许多的大空场,几棵梅子树开满粉白的花儿。
走过景山后街去景山公园登高拍故宫全景,出乎自己意外竟恰巧碰到了景山的牡丹展,此时正值花期,有些品种正开的艳丽。后来在网上查到一些资料才知道景山公园几乎就是全市最大的牡丹观赏园了,有近3万株牡丹。
除了保留皇家品种外,还有来自河南洛阳、山东菏泽的中原牡丹;延安、甘肃种群中的西北牡丹;出身杭州、安徽铜陵的江南牡丹;来自四川的西南牡丹。此外,还有以日本品种为主的国外牡丹。
景山公园位于故宫北面,地处北京城区中心,是拍故宫全景最好的地点。
只是这次意外的牡丹花气势压过了去拍故宫全景的感觉,呵呵。人太多咯~
通常说的后海其实是前海、后海、西海三块水面的什刹海。跑去后海的路线,是从前海的荷花市场进入,一直步行到西海,从积水潭那里出去的。老北京的概念里,即使人声鼎沸的时刻,藏匿于高楼林立间的后海也算得上宁静了。穿过烟袋斜街,就到了银锭桥。人在桥上,左手是前海,右手是后海。
时间已经接近黄昏,去后海也就是吃为主了。
旧时,北京城专卖烤肉的有三大家,即"烤肉宛"、"烤肉季"和"烤肉王"。现在,只有烤肉宛和烤肉季仍保持着老字号的传统优势,属于北京清真风味特色饭馆。烤肉季饭庄就正好在什刹海银锭桥那里。
虽然我自己一直都爱这些老字号不过此次却有点失落,烤肉依然没得说,但一般辅菜的味道就差了很多了,也许和那里人多的关系吧,店大了就顾不上细节了。
这样的一天下来有些许累,更多的是充实。
走过路过那样多的情景很想一次全发上来很多,如果那样就真成了流水账扫街记录了,呵呵~
还是留一部分考验自己的记忆力吧。
这次的体味还没消退下次的计划已经罗列出来了诶~
后面继续发片~
——提示:该文比较长图片比较多请耐心等待他全部打开观看。照片为卡片机T7、单反D70 拍摄,效果多有差异。
没有我自己的照就是我自己拍滴如转载的话注明下出处哦~
![]() |
![]() |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