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有业主报料称,北五环某小户型楼盘销售员表示,购买该小区必须支付全款,而且有号不选房不退定金,该楼盘的一位销售负责人没有明确否认全款卖房一说;东四环外一个正在排号的楼盘更是明确表示,购买需要全款,这点没得商量。
从去年有城市传出一成首付,到今年开发商要全款卖房,楼市变化之大,可见一斑。在政策层面,宽松的金融政策、宽松的交易政策之外,监管方对于“排号”和“定金”的宽容也是有目共睹。
根据《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88号)第二十二条第一款规定,在不符合商品房销售条件情况下,开发商不得向买受人收取任何预订款性质费用,但是今年楼市排号和收取定金的现象到年底有愈演愈烈之势。不少知名楼盘从10月份排号,一直排到11月还没有确定开盘日期,收取数万元的排号费已经很常见,10万意向金优先、20万诚意金抵40万等现象也不算少,本周,市建委对部分项目进行了通报,揭开了今年楼市预售排号泛滥的冰山一角。
乍一看开发商要如此强势的全款卖房,会让人感觉楼市的供求矛盾已经到了一个很极端的状态;但是实际上,也有楼盘已经排号一个月,甚至2个多月了,还是没有办法面对市场。
全款卖房是一个客观的现象,但是它却不能真正代表当前楼市的真实现状,因为这是一个被“排号”和“定金”放大了的供求矛盾,排号期越长,排号人会越多,开发商越可以以此来渲染供求氛围。
我们并不否认在当前楼市存在比较明显的结构性供求矛盾,有不少15000元/平米单价左右的楼盘确实存在一房难求的状况,问题在于,这种矛盾应该以比较客观的方式呈现出来,才有利于市场的稳定和政府的科学决策。因此,在年底大家都在关注市场走向的时候,进一步规范预售中的违规排号与收取定金的问题,避免客观现象被扭曲,显得尤为重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