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物流成本高导致连年亏本 "味全"悄然撤出北京

(2007-03-09 19:13:30)
分类: 其他财经类新闻、热评
 

平时爱喝优酪乳的杨小姐最近跑了几家超市,发现原来放置“味全”产品的货架已经被其他品牌占领。不仅优酪乳无货,味全果汁等其它味全系列产品也所剩无几。记者昨天从顶新集团了解到,由于受物流成本高等问题的影响,味全旗下的果汁、乳酸菌饮料、优酪乳等所有产品,在2月底前已逐步从北京市场撤出。有消息称味全北京分公司、广州分公司也已撤销。

不过,目前杭州味全食品有限公司及顶新集团都还未对此事发表公开回应,只承认味全公司内部在进行调整,但调整结果还没出来。“以后要喝味全只能到上海去买了”,味全的突然撤离让北京市场的不少拥趸者唏嘘不已。

“撤出北京、广州的原因主要是最近国际原料价格不断上涨,而物流成本又比较高”,味全方面有关人士向记者透露,味全食品工厂建在杭州,配送至北京、广州需要两三天的时间,配送距离较长,运输成本高,导致产品在京、穗两地上架已经是生产日期的数天以后。但消费者如今的消费习惯是乳制品、果汁饮料越“新鲜”越好。因此,味全一上架就处于劣势。另据了解,味全北京分公司之前一直采取超市直营形式,由厂家向超市供货,账款回转很慢,这也导致在京、穗两地的销售一直是亏本经营。

为什么不能在北京建生产工厂,以解决配送问题呢?顶新集团有关人士表示有过这样的考虑,但一直没有合适的地段,时机似乎也不成熟。据了解,味全公司本身也有改变销售网络布局的打算,今后将逐步扩大以上海为主的华东市场,具体细节尚在规划中

 

治理还原奶 五部委遭遇难题和“味全”的悲哀

在还原奶问题上,政府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受到了空前的挑战。

从10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勒令企业使用还原奶必须标识后,政府和企业的博弈才刚刚开始。政策出台就像拳头打在空气上无着力之处,市场的回馈竟是“没有还原奶”,绝大多数企业都没有标识还原奶并处于观望状态。以至于近日五部委(国家质监总局、发改委、农业部、海关总署、工商总局)要联手“严打”。

还原奶向来是行业公开的秘密。因为一吨奶粉可以还原成8吨甚至10吨“牛奶”,成本要大大低于使用原料奶。使用原料奶要历经采购——储运——加工等环节,长长的链条导致人力成本和运输成本颇高。还原奶一直“有实无名”的存在。

而奶粉的大量使用、原料奶的被冷落必然伤及奶农的利益。目前各地原料奶因为滞销,“倒奶”事件时有发生。这成了“五部委严打”最根本的原因。

虽然五部委圈定光明、伊利、蒙牛等乳业的标杆作为打击重点,但严打向来象征性意义要大于实质性意义。三大乳企任何一家被查处,对品牌的伤害以及对行业的震动都会很大。对行业的长效治理当然还要靠立法的严格,执行的到位。

但是据了解,目前省一级质检部门并没有相关还原奶的检测手段和设施。以至于法案出台因为缺少“保驾护航”而执行遇阻。

而之前出台的“禁鲜令”事实上已经对企业妥协,处于“缓刑状态”,以至于企业大量处理存货。一个奇怪的现象是,立法后还原奶的销售反而处于“井喷状态”。

最具讽刺意味的是“劣币驱除良币”的现象。杭州味全公司是国内第一个主动标出还原奶的企业,却第一个成为“猎人的目标”。守法的结果是销量大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