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天啊,好一天,差一天,真叫人哭笑不得。
早上,好大的雾霾。我坐出租车上班,与司机师傅谈到天气。他说,这样的雾霾天气,心情不好,挺压抑。一开口,他把“霾”说成了lí,但马上就改口读mái了。我微微一笑,表示颇有同感。
车上的收音机一直播放着单田芳的评书。我随口道,第一次听他的评书《隋唐演义》,还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那会儿呢,一转眼快40年了。司机师傅说,现如今啊,听广播的少了,听评书的更少了。我说,是啊,现在的娱乐方式太多了,不像从前了,戏匣子都是稀罕物。
司机师傅说,现在网络太发达,什么节目都能下载。出租车司机最爱听评书,边开车边解闷啊!下载节目好是好,但失去了神秘感,再也没有了“且听下回分解”的感觉。我说,是啊,想当年,听了头天晚上的评书,第二天得盼一天,就等着听晚上“下回分解”的结果。
我忽然想起,前几天坐出租车时,司机师傅也是在听单田芳的评书。而且,途径中国新影的时候,他随便说,当年看电影时,前面总是先放“加片儿”,总是新影的《新闻简报》,也不知道现在的新影在做什么。我说,新影应该合到央视了吧,《老故事》频道就是新影的。
看来,这些与我同时代的60后师傅们,对老电影、收音机念念不忘。其实,我也是一个喜欢怀旧的人,特别是爱收听广播,不管是在骑车山下班的路上,还是走路锻炼的路上。
前不久,我换了手机,最大的遗憾是新的三星手机没有了收音机功能,据说是韩国没有广播了。我下载了网络广播程序,但只能在WIFI信号好的地方用啊!
今天,晚上出门锻炼,我带上了德生牌的小收音机,边走路边收听《说学逗唱》栏目的相声,很悠闲。
或许戏匣子给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带来的美好记忆太深刻了,或许父亲爱听收音机的习惯一直影响着我,听收音机的习惯可能一辈子改不了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