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会议是昨天上午开的。领导作报告,颁发奖状,签订业绩合同和安全责任书,两个半小时不到。有些人说,这次会议时间短,效率高。殊不知,想当年,工作会议才一个半小时呢,议程简单得很呢!如果让把十几年来工作会议的历史说一说,故事多着呢,足够讲半天的!
时过境迁,物是人非。人生匆匆,过客无数,缘分常有。会议中间休息时,有人从背后叫我。我回身看,竟是党校同学老周!真是个意外!原来,他从海外项目上回国,在总部机关不好安排,只好先到研究院的XM所来挂职锻炼。
XM所的所长WJJ是我1990年就结识的老朋友了,我们的缘分纵使千山万水也挡不住。在党校班里,我和老周关系很不错,很是谈得来。没想到,在研究院聚到了一起。真是缘分!
下午,老周特意到我办公室聊天,说了不少海外工作的经历。他在非洲、中亚的几个项目呆过,漂泊了十几年,的确不已。如今回来,能在研究院呆上一段时间,做一做休整,很不错。不过,他无奈地说,在国外项目上呆久了,对国内的工作环境、工作方式反而有些不适应了。也许,一年之后,还会回到项目上去。
会议结束后,我到了京外分院代表入住的梦溪宾馆,和WJM聊天叙旧。后来,SY也来了。我和他俩的缘分也不浅。SY是1990年认识的,一起做项目,一起跑野外,现在又都在办公室系统,做着类似的工作。我和JM兄认识十多年了,很是投缘。每一次相见,我们总是聊得很投机。我们一起来到他们领导的房间,又聊起了一些工作上的事儿,无非是下一步的发展定位、工作思路之类的。看来,在研究院的发展转型期,大家都在思考问题。
领导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SY,你要好好地向KW同志学习请教。他能做到120分,你要争取做到99分。如此一说,我到有些不好意思了。咱水平不敢说,经验倒是有,或者说有不少成败得失的故事可供分享。
下午,SY到我办公室。我们聊得挺开心的,毕竟是20多年的哥们儿。作为兄弟,我们说了一些掏心窝的话。虽然我自己不敢说成功,但还是对他的个人发展和事业成功给予了厚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