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午饭,是在护国寺小吃店吃的。大热天的,吃点老北京风味的特色小吃,很是熨帖。
近来,儿子很是用功,每天放学后常常在学校里学到很晚才回家,连双休日都要到学校里温习功课。这不,今天又去学校了。夫人和我商量,去护国寺小吃店吃午饭,顺便陪她到新街口配眼镜。
我们骑车一路西行。天是真不错,响晴薄日的,虽说晒了些,但偶尔阵阵凉风吹来,挺舒服的。
护国寺小吃店是地道的老北京风味,很有些年头了。十几年前,我下班后回岳父家,常在护国寺站到111路电车。站台附近就是护国寺小吃店。我时常光顾,来一碗豆汁儿,真过瘾。不过,已经有很多年没到哪儿了。印象中,除了护国寺小吃店,周边的饭馆还有三千里烤肉、柳泉居饭庄、桂香村等。
前几年,德外关厢的德外桥五路通街西口开了一个华天护国寺小吃店,我们去过几次,感觉很不错。热豆汁儿,爆肚,面茶,是我们的最爱。
到了护国寺小吃店的老地儿,可不见了它的踪影,一打听才知道,这儿的店拆了,只能到护国寺街的老店了。穿过新街口南大街,我们来到了护国寺街,胡同两侧的各色小吃店真是不少。我忽然想起,原来护国寺街已经改造成小吃一条街了。
不一会儿,我们便来到了护国寺小吃店。好家伙,人还真不少,排队的,等座的。看来,传统风味的吸引力不小啊!我们点了面茶,凉面,爆肚,春卷,豆汁儿,烧饼,吃的挺过瘾。真是巧啊,我居然碰到了一位单位同事,她是陪老母亲来的。是啊,店里的食客大多是老人儿,年轻人不算多。老北京风味对老人的吸引了更大一些吧。
我记得护国寺街里有一座剧场。大概二十年前,我曾经来过胡同里,印象中是演京剧的的剧院。夫人说,是人民剧场吧。我说,是的。可是,我们没有找着人民剧场。搬家了?
相关知识:
护国寺,北京八大寺庙之一,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始建于元代。清康熙年间,寺庙被修缮,且更名为护国寺。护国寺又称“西寺”,与东城区的“东寺”隆福寺相呼应。
护国寺小吃,得名来源于护国寺庙会。西城区的护国寺庙会与东城区的隆福寺庙会齐名,即所谓“东西二庙”。
建国后,护国寺的庙产被一些单位占用,大部分建筑被拆除。护国寺庙会的痕迹,只有人民剧场对面的护国寺小吃店,小吃店因此而闻名。
护国寺小吃店以京味儿为主,日常经营有近百个品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