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喜欢清静的人,虽然表面看上去爱热闹一些,但内心却是爱清静的,爱独处的,甚至是愿意享受孤独的。
偶尔读到一篇关于追求所谓寂静的文章,很有感触。我觉得,寂静不如清静更贴切些。寂静是没有声音,是一种自然状态;而清静呢,是内心纯正恬静,是一种心灵感受。
平素的晚上,大多是我最享受清净的时光。边吃晚饭边看新闻,边听收音机边走路锻炼,边喝茶吃水果边与家人聊天,洗澡,写博,看书,睡觉。但这份清静,常常被一些闹腾的东西打搅,令我不爽。
刚刚走进楼前的小花园,就被一阵可恶的刺耳的鞭炮声吓了一跳。实在搞不清楚这样胡放一通有什么价值。鞭炮是喜庆之物,不是不可以放,适度就好。如若无休止地扰乱别人,就显得没有多少教养了。只好沿着马路边走,汽车噪音不绝于耳。我习惯性地塞紧耳机,调大音量。除了喜爱听北京文艺台的广播节目,更多的是想避开噪音。没有办法,哪里还能寻到清静的街道?我只好在轻松的谈话节目里,在美妙的音乐世界中,寻找一份清静。
小时候,我家院子的后面是荷塘和稻田,每到夏天和秋天,我可以听到青蛙、蝉、鸟儿、虫儿的鸣叫。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声音不绝于耳。课本上说,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儿时的我,当然体会不到那一份清静,而现在想起来,那分明是一份奢侈的享受。
上学时,我语文学得好,很多知识过目不忘。譬如,课文《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学到有一个词叫做“聒噪”,是吵吵闹闹的意思。譬如,唐代诗人贾岛由“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而产生的关于“推敲”的故事。这些都让我记忆犹新。现在想来,如今的聒噪之人、聒噪之事的确不少,而“推敲”之中的那份寂静恐怕难以寻觅了。
忽然感觉,清静已经成为一种奢求了。在物欲横流的时代,多少追名逐利之人是甘于寂寞、耐于清静的呢?多少仁人志士抑或凡夫俗子不想轰轰烈烈一番呢?
清静,真的成为一种奢求了!
但愿宁静致远,清静无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