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曲山洪泥石流的地质与人文根源

标签:
舟曲泥石流地质学沉积相山麓洪积相择水而居杂谈 |
分类: 五彩缤纷 |
甘肃舟曲山洪泥石流,夺去了千余名同胞的生命。今天,全国下半旗志哀。近期以来,我国多省区也相继发生了洪涝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损失!
为什么一场洪水,会夺去这么多同胞的生命?为什么特大泥石流会发生在舟曲?
我是学地质的,想从专业的角度分析一下。
一、什么是山麓洪积相?
从沉积学的角度讲,舟曲山洪泥石流属于山麓洪积相,而山麓洪积相沉积是能量最大的陆相地质体之一。我们先弄清楚几个地质学概念:
1、沉积岩
沉积岩,是在一定的沉积环境中形成的岩石。在不同沉积环境中形成的沉积岩,具有不同的沉积特征。
2、沉积环境
沉积环境,是指沉积岩形成的自然地理条件(包括海、陆、河、湖、沼泽、冰川、沙漠等的分布及地势的高低),气候条件(包括气候的冷、热、干旱、潮湿),构造条件(包括大地构造背景及沉积盆地的隆起与拗陷),以及沉积介质的物理条件(包括介质的性质:如水、风、冰川、清水、浑水、浊流等,运动方式和能量大小以及水介质的温度和深度)。
3、沉积相
沉积相,是指沉积环境及在该环境中形成的沉积岩(沉积物)特征的综合。
沉积相的分类通常是以自然地理条件为主要依据,并结合沉积岩特征及其它环境条件进行具体划分。在相组和相划分的基础上,可进一步细分为亚相和微相。
相 |
陆 |
海 |
海陆过渡相组 |
相 |
残积相 坡积—坠积相 山麓—洪积相 河流相 湖泊相 沼泽相 沙漠相 冰川相 |
滨岸相 浅海陆棚相 半深海相 深海相 |
三角洲相 泻湖相 障壁岛相 潮坪相 河口湾相 |
4、山麓—洪积相
当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原地区时,由于地形坡度急剧变缓,水流向四方散开,流速骤减,碎屑物质迅速、大量沉积,形成锥状或扇状堆积体,称为洪积锥或洪积扇。因具有山区河流冲积成因的特点,又称冲积扇。随着冲积扇的发展,其范围逐渐扩大,山前冲积扇彼此逐渐联结起来,并掩埋和充填了山前的坡积物和坠积物,形成了环绕山脉的山麓—洪积相。
从地质学的角度来讲的,山麓洪积相只是众多沉积相中的一种类型,但如果从社会学、经济学来讲,山麓洪积相就是地质灾害了。由于其能量大,携带物质多,会给山下的居民、环境造成极大损害。
二、为什么是舟曲?
我们先看一看舟曲的自然环境。
舟曲是一个有山有水的美丽地方,被称为“陇南桃花源”。也正因有山有水,才为山洪泥石流埋下隐患。
1、地形差异大。舟曲地处南秦岭山区,东南至西北走向的岷山山系贯穿全境,海拔高度在1173-4504米之间。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复杂,沟壑纵横,高差悬殊,是典型的高山峡谷区。
2、气候差异大。舟曲属温暖带区,但由于地形复杂、高差悬殊,气候差异性很大,特别是垂直变化明显。舟曲常有“山下桃花盛开,山上白雪皑皑”的自然景观,同时也表现出“十里不同天,一山有四景”的气候特点。
3、降水充沛。舟曲,因水得名,因境内有白龙江,藏语称为舟曲。舟曲属陇南山区,水力资源得天独厚,主要为“一江两河”——白龙江、拱坝河、博峪河。三条河流在县境内共有支流40多条,总径流量36.88亿立方米。白龙江在县境内流程为67.5公里,落差420米,年均流量81.9立方米/秒;拱坝河流程78.5公里,落差1800米,年均流量17.44立方米/秒;博峪河流程37.5公里,落差1880米,年均流量8.45立方米/秒。
请注意,舟曲的降水特点是:随着海拨的升高而降水量逐渐增大,同时因植被的关系,在同一高度,拱坝河、博峪河流域降水量大于白龙江流域。拱坝河、博峪河流域的年降水量可达900毫升以上,而白龙江流域的年降水量为500毫升以上。
综上所述,舟曲县位于地势低洼的白龙江流域,属于山洪泥石流或者山麓洪积相的高发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