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丹霞何以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2010-08-03 14:50:48)
标签:

丹霞

世界遗产名录

地质

曹丕

赤水

泰宁

龙虎山

杂谈

分类: 驴行天下

当地时间8月1日,在巴西利亚举行的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丹霞”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中国丹霞何以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1、丹霞的来源

    丹霞,一个美丽动听的名词。

    从字面上很容易理解,就是红色的霞光。

    “丹霞”一词,出自东汉才子曹丕的《芙蓉池作诗》。“丹霞夹明月,华星出云间”。丹霞,就是天上的彩霞。

    2、广东丹霞山

    丹霞山,广东名山之一。

    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地貌自然保护区,被誉为“中国红石公园”。

    山不在高,有“色”就零。丹霞山海拔仅408米,但它独特的“红色”可谓绝矣。远看似染红霞,近看则色彩斑斓。悬崖峭壁,像刀削斧,直指蓝天,无数奇岩美洞,隐藏于山中,景色相当奇丽。有人赞誉:桂林山水甲天下,不及广东一丹霞。 

    3、丹霞地貌

    丹霞,地质学名词之一。

    1928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质学硕士学位的矿床学家冯景兰,在粤北地区注意到了分布广泛的第三纪红色砂砾岩层。特别是在丹霞山地区,厚达300-500米的岩层被流水、风力等风化侵蚀,形成了堡垒状的山峰和峰丛、千姿百态的奇石、石桥和石洞。冯景兰意识到这是一种独特的地貌景观,并把形成丹霞地貌的红色砂砾岩层命名为丹霞层。

  1938年,构造地质学家陈国达将这种红色岩层上发育的地貌称为“丹霞地形”,并推动了华南丹霞地形的研究;40-70年代末,丹霞地貌这一名词得以广泛传播。

    1983年版的《地质辞典》首先提出丹霞地貌定义:厚层、产状平缓、节理发育、铁钙质混合胶结不匀的红色砂砾岩,在差异风化、重力崩塌、侵蚀、溶蚀等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城堡状、宝塔状、针状、柱状、棒状、方山状或峰林状的地形。

   到目前为止,中国已发现丹霞780多处,广泛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区,温带湿润-半湿润区、半干旱-干旱区和青藏高原高寒区。

    据国际有关研究资料,世界上红层广泛分布在除南极之外的各大洲,发育了与中国丹霞相同或相似的地貌类型。因此,丹霞是一个具有全球意义的特殊自然地理现象和红层地貌类型。

    4、“中国丹霞”

    2009年3月,“中国丹霞”申遗材料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审核,正式成为“申遗”提名项目。

    2010年7月,提交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表决。

    8月1日,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所谓“中国丹霞”,就是把全面展示丹霞地貌形成演化过程的等典型丹霞地貌风景区,“捆绑”申报自然遗产。6个申报点分别是福建泰宁、湖南莨山、广东丹霞山、江西龙虎山(包括龟峰)、浙江江郎山、贵州赤水。

    丹霞地貌申遗的最大困难:地貌是一个地理、地质学概念,而且丹霞地貌只是中国学者的命名,没有得到国际地学界认可。而丹霞地貌所处的地层,国际地学界已有定论,叫做“红层”。拿一个国外学者没见过的名词去申遗,无异于问道于盲。

    在中国,丹霞景观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因此,有专家建议用“丹霞景观”代替“丹霞地貌”来申遗。但此建议遭到丹霞地貌专家的反对,认为“景观”失去了地理地质学上的意义,贬低了中国学者研究了近一个世纪的学术成果。

  以申遗促学术,是中国学者希望达到的成果之一。如果丹霞地貌能成功申遗,意味着这一概念得到国际地学界的认可,这是丹霞地貌走出国门的一个途径。但国外专家认为,科学无捷径,只有通过在国际权威刊物上发表论文,先确立丹霞地貌的国际学术地位,然后用“丹霞地貌”申遗才顺理成章。

  经过会议讨论,最终采纳折中方案,将申遗名称中的“丹霞地貌”改为“中国丹霞”。

  贵州赤水(青年早期)

  福建泰宁(青年期)

  湖南崀山(壮年早期)

  广东丹霞山(壮年期)

  江西龙虎山(老年早期)

  浙江江郎山(老年期)

    在这六个丹霞景观中,我有幸游览过福建泰宁和江西龙虎山。如有机会,我还想游览一下其余四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