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颐和园耕织图——康乾盛世的虚幻美景

(2010-07-18 16:49:54)
标签:

颐和园

耕织图

乾隆

男耕女织

蚕神庙

闭关锁国

慈禧

英法联军

休闲

分类: 摄影日记

大早,我和夫人一起出门,乘坐地铁10号线换乘4号线,直奔颐和园。差不多有半个月了吧,北京阴霾满天,闷热难当。赶个大早,去颐和园转一转,享受一些清凉惬意。

颐和园耕织图——康乾盛世的虚幻美景颐和园耕织图——康乾盛世的虚幻美景

    夫人想看看苏州街,我们便从北宫门进园。不成想,桥上日头高照,热得很。我们赶紧下桥,顺着万寿山北坡,一路向西,经如意门,来到了耕织图景区。这里游客少,景色美。清风徐来,垂柳拂面,好不惬意。当年的乾隆爷可真会享受。

    颐和园的前身是清漪园,是乾隆皇帝为庆祝母亲60大寿而修的,始建于1750年(乾隆十五年),建成于1764年,面积290公顷,水面约占四分之三。

    清漪园命运多舛,屡遭不幸。1860年(咸丰十年),颐和园把英法联军焚毁。1888年(光绪十四年),慈禧太后以筹措海军经费的名义动用3000万两白银重建清漪园,改称颐和园。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颐和园惨遭“八国联军”破坏,许多建筑物被烧毁,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重新修复。在军阀混战、国民党统治时期,颐和园屡遭破坏。1949年之后,政府不断拨款修缮,才逐渐变成今天的模样,成为百姓旅游休闲的绝佳去处。

    耕织图景区始建于1750年,是一处以河湖、稻田、桑蚕等江南水乡风情景观为主的景区,蕴涵了“男耕女织”的思想。1860年,耕织图景区被英法联军焚毁。

    据史学家研究,1750年,大清帝国的GDP高居世界第一,占全世界GDP总量的32%!这时候的乾隆爷沉浸在天下独尊的喜悦与满足之中,还在编制男耕女织的虚幻美景呢。殊不知,世界正在发生重大变革,人类历史即将改写。

    从18世纪以来,英国经历了工业革命,法国于1789年爆发了大革命,美洲新国家美国诞生。这三大历史事件,极大地改变了历史走向,而中国的“康乾盛世”已成明日黄花。而我们的乾隆皇帝还在做着美梦呢!

    从1750年开始,表面强盛而又闭关锁国的大清帝国已经开始走向衰败了!耕织图景也就成了封建中国最后一次的虚幻美景。实在可叹!至于慈禧太后,居然动用北洋水师的军费重修颐和园,更是可悲到了极点!耕织图乃至颐和园的兴衰,是大清王朝乃至中国历史发展的缩影。颐和园耕织图——康乾盛世的虚幻美景
颐和园耕织图——康乾盛世的虚幻美景
颐和园耕织图——康乾盛世的虚幻美景
颐和园耕织图——康乾盛世的虚幻美景
颐和园耕织图——康乾盛世的虚幻美景
颐和园耕织图——康乾盛世的虚幻美景
颐和园耕织图——康乾盛世的虚幻美景
颐和园耕织图——康乾盛世的虚幻美景映日荷花
颐和园耕织图——康乾盛世的虚幻美景
颐和园耕织图——康乾盛世的虚幻美景
颐和园耕织图——康乾盛世的虚幻美景  蚕神庙
颐和园耕织图——康乾盛世的虚幻美景    
颐和园耕织图——康乾盛世的虚幻美景
颐和园耕织图——康乾盛世的虚幻美景  颐和园耕织图——康乾盛世的虚幻美景 
颐和园耕织图——康乾盛世的虚幻美景 田园风光
颐和园耕织图——康乾盛世的虚幻美景
颐和园耕织图——康乾盛世的虚幻美景西堤
颐和园耕织图——康乾盛世的虚幻美景
颐和园耕织图——康乾盛世的虚幻美景
颐和园耕织图——康乾盛世的虚幻美景 关于耕织图

    河道交错,碧水涟漪,红荷映日,绿柳吐丝,碧草丛生,亭廊呼应。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的耕织图景区,再现了250多年前的美景。依照“耕”与“织”的景题寓意,耕织图内以桑、柳、杨、桃为主,绿地与水面覆盖面积率超过了景区总面积的90%,成为北方地区少有的水景园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