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植树节。早上听新闻,有人在大谈务什么义务植树。义务?我突然意识到,这个耳熟能详的词汇,到底是什么含义?义务献血,义务兵役,义务教育,义务纳税……
义务,这个词经常出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对它熟视无睹,义务多了,也就麻木了。什么义务植树、义务劳动等等,那是属于一种公益性质的活动,还有一种属于强制性质的,如服兵役、缴纳税收等,是一种特定目的的行为。而其它一些义务,如义务教育,也被教育部门整的四不象。本来这义务献血也不是什么新鲜事情,但现在似乎变味了。
一位网友写到:
血液对于生命的重要不言而喻。以前单位也组织过好几次献血,我也常被无偿献血光荣所鼓舞,欣然伸出自己的胳膊,让采血员用巨大的注射器每次抽取过200-300CC总共1000多CC的猩红的血液。看到采血员贪婪而用满足的笑容,我觉得自己被出卖了。在为组织血源而四处宣传奔走的血站,他们将我用爱心凝聚成的血液,不知道是不是转送给了需要我这样血液的患者,让他们感受到了我的爱心?我对此表示怀疑!
众所周知,血库的血液来源(不包括人造血液制品),主要由固定献血者与无偿献血者提供。前者是专门卖血的,后者主要是由公众免费献血。这无偿献血的成本,大致包括宣传费、采集费、人员工资,其成本应该相当的低廉,应该是在每100CC血液50元以内。可是我们患者去医院接受输血,拿出的可是真金白银,一分钱都不能少,一般每100CC血液,在200元左右,如此高额价差,将我们无偿义务献血的爱心置于何地?
有人说,献血者本人及直系亲属,可以凭献血证免费使用同等数量的血液,对!先到医院把用血的钱交了,然后到院办公室开证明,然后找到医生签字,拿上你的身份证、病历、手术通知、无偿献血证,然后到卫生局盖个章,然后到血站办理退款,还要祈祷经办人都在,手续之多,让人头疼,最后放弃到血站退血费,自认倒霉了。
当然,献血者大多是抱着献爱心去献血的,没有多少人会指望回报,事实上,献血者能享受血液回馈的概率极低。
现在听说已经实施了《献血法》,国家垄断着血液的采集与销售。中心血站利用行政的公众资源,要求各级政府分配每年义务献血的任务与指标,不断的增加了中心血库的暴利。血站工作人员的高薪从哪里来?我们这些献爱心的人,能否有效监督血液的采集与使用?能否让自己捐爱心血、放心血?
解决心目中的这些疑问,相信会更好的促进献血者的热情,让更多的身体健康的人投入这场爱心活动中来。我们的思想已经历过那种盲从,凡事都要想清楚,问明白。
希望有更多业内人士算算血液制品的成本与利润,看看我们的爱心到底付给谁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