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上高中了,23日就要去军训。儿子就读的学校是北京师大二附中。从校名来看,很显然,师大二附中与北京师范大学有关联。不过,这只能代表曾经,并不代表现在。现在,北京师大二附中与北京师范大学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甚至可以说完全没有关系。那么,为什么还要这么取名呢?为什么不作更改呢?



由于历史的原因,北京的很多高等院校曾经拥有附属中学、附属中学,校名也就相应地叫做XX大学(学院)附属小学或附属中学,比如北京钢铁学院附属中学,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等等。
后来,同样因为历史的原因,北京各个大学的附属学校与其脱钩,成为各自城区教育局隶属的学校。但是,校名却一直未作更改。以北京钢铁学院附属中学为例。北京钢铁学院成立于1953年,是以采矿、冶金和材料工程为主的重点高等学校,隶属于冶金部。1988年,该校更名为北京科技大学,成为以工为主,工、理、管、文、经、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为教育部直属。当年,北京钢铁学院设立附属中学,名称为北京钢铁学院附属中学。现在,北京钢铁学院早已不复在了,北京钢铁学院附属中学的校名还有什么意义呢?不了解情况的人,没准儿还以为真的还有北京钢铁学院呢。
北京钢铁学院附属中学一直未改校名,这样的情况并不多。更多的学校是做了更改,但依然保留原大学的痕迹。以北京师大二附中为例。它曾经叫做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与北京师范大学脱钩后,改为北京师大二附中。貌似与北京师范大学无关,但还保留了历史痕迹。是不是有意混淆?
为此,我建议北京市的类似学校更改校名,既保留传统,又符合实际。如北京钢铁学院附属中学改为北京钢铁中学,北京石油学院附中改为北京石油附中。当然,像北京师大二附中这样的学校可以这样修改校名,改为北京三帆高中。三帆是该校的校徽,表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意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