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汶川地震之后的《大生活》

(2009-05-15 12:50:41)
标签:

汶川地震

大生活

张国立

电视

乔瑜

文化

分类: 电影电视

汶川地震之后的《大生活》

4年前,我在书店看到了一本书,叫作《大生活》,随便翻了一下,便买了下来。王朔、冯小刚推荐的书,错不了。我看了一阵子,感觉还不错,就是内容有些琐碎、情节有点压抑,反映的全是成都市民的生活。我没有看完,搁在一边,但心里一直记着它。

    5月13日,就是汶川地震一周年之后的第二天晚上,我无意之中发现北京卫视开始播放电视连续剧《大生活》,张国立担任男主角。我忽然产生一种似曾相识的亲切感觉,便津津有味地看起来。

    四川成都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个城市。成都人的潇洒,让我羡慕不已。《大生活》让我感受到了成都和成都人的另一面。

    “生活——就是生下来,活下去”。

    已故四川作家乔瑜的遗作《大生活》问世于2005年。成都小人物柳东在躁动的年代中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却依然保持着自己的人格——善良、达观、幽默与坚韧。应该说,这是一部向四川震区人民致敬的作品,因为在笑容的背后,全中国都感受到四川人身上蕴藏的力量。透过这部作品,我们或许可以从地域品格角度更深刻地理解四川勇气的发轫点,理解这一年来我们所看到的那片土地上自强自立的人们。

    镜头中,我们看到的都是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人物和事情,然而,当这些人物的种种遭遇一起汇集,烘托出的就是一种不言而喻的沉重,犹如巨石一般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冲击着人们的心扉。

    前几年,同样反映小人物生活的《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很是让我喜欢,再往前,张艺谋的《活着》更是让人深刻反思。多少年了,中国依然在演绎着祖辈们的故事,虽然版本不同,但都是“生下来,活下去”。唉,中国人呐,真是不容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