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是一个体育迷,更是地地道道的篮球迷。每天早上六点半和下午六点整,体育频道的《体育晨报》和《体育新闻》是儿子必看的节目。NBA、CBA,乒乓球,网球,羽毛球等等吧,各种热点新闻和热门人物,是儿子的关注点。当然,他不光是看体育节目,而且更喜欢打球,尤其是篮球和乒乓球。





儿子是早产儿,整整早产一个月,生下来只有4斤7两。儿子小时候老爱生病,上幼儿园的时候,夫人最怕的就是被阿姨叫去,十有八九是儿子病了。16年了,儿子已经长成一个大小伙子了,又高又壮,很难想象他是一个早产儿。
夫人常说,儿子最让她满意的有三点:一是智商不算低,学习成绩不错。小学毕业成绩全校第一名,初中成绩名列前茅,数学和物理成绩很好,酷爱读书,知识面广泛。二是情商挺高,为人正派,诚实守信,乐于助人,人缘很好,有组织协调能力,在老师、同学同学中威信很高,一直担任班长。我们的朋友们也都十分喜欢他。三是身体很健康,而且喜欢运动。
记得儿子小时候,我们带儿子去做一个测试,得到的结论是运动统合失调。我们很失望。难道儿子天生不会运动吗?后来的成长历程否定了这一点。
小学的时候,儿子参加了学校的手球队,还随校队到上海参加过全国比赛。虽然手球技术没有什么太大的长进,但儿子的身体素质得到了锻炼。非典那年,大家的闲功夫多一些,运动休闲成为一时的时髦。
记得第一次带儿子去小区的水泥乒乓球打球的时候,他就表现出很好的天赋,而且一下子上了瘾。只要一有功夫,我就带着儿子打乒乓球,条件简陋得很,在地下室和几个大人一块打,属于瞎打着玩的那种,不过兴趣培养起来了。
夫人给儿子报名参加校乒乓球队,老师开始不收,原因是练得太晚了,别的孩子都打了好几年了,怎么一起训练?不过,后来的事实证明,儿子进步迅速,很快就赶了上去,但基本功还是不扎实。后来,儿子报名参加了北京市少年宫的乒乓球班。每到周末,我都带着儿子到景山打球。慢慢地,儿子的球艺提高了,得到了老师的喜欢,还被选拔为参赛队员。当然,与那些从小就打球的孩子相比,儿子还是练得晚了一些,但作为一种爱好和特长,应该是相当不错的。
上初中以后,儿子打乒乓球的时间少了一些,周末请了一个体育大学的在校学生当教练,断断续续地打了一段时间。儿子的弧圈球水平大有长进,我已经是他的手下败将了。
羽毛球也曾经是儿子很喜欢的运动。非典的时候,我常常和儿子在楼下拉上自制的简易球网对练。我十分喜欢羽毛球,上大学时天天打。我们有一个朋友是羽毛球世界冠军,儿子和她女儿是同班同学。经她介绍,儿子在什刹海体校接受过一点专业训练,但儿子嫌太累、太枯燥,最终放弃了。不过,儿子还是接受了世界冠军的指点和训练,水平大有长进。初一的时候,我和儿子利用周末常去夫人学校打羽毛球。场地很专业,打起来很舒服,只是我再也打不过儿子了。
从乒乓球和羽毛球来看,儿子有相当高的运动天赋。有时候,儿子抱怨说,要是让我早打球,我就是U17冠军了。夫人说,看来我们耽误了一个世界冠军。虽然现在儿子不怎么大乒乓球和羽毛球了,但依然十分喜欢它们。马琳、林丹这些世界冠军是儿子的偶像,但凡比赛,儿子总是爱看。
上初中以后,男孩子开始喜欢群体性运动,受姚明、易建联等中国NBA球员的影响,篮球成为孩子们的最爱。儿子自然也不例外。乒乓球、羽毛球再好,也是个人项目,哪有篮球玩得过瘾?!
于是乎,这两年,儿子的运动就以篮球为中心了。天天看NBA的新闻和比赛,詹姆斯、霍华德、韦德等等,一大堆球星是他嘴里念叨最多的词汇。光说不练不行,儿子苦练球技,有一阵子几乎天天练球。学校操场也打,篮球公园也打,街头也打,楼下也打;和同学打,和我单练,和别人打。只要有机会,儿子总要打打篮球。为此,儿子常常受伤,不是脚崴了,就是眼睛坏了。可是,挡也挡不住。儿子的水平大有长进,加上个子高,是班里的绝对主力。
新学期开始了,再有三个月就要中考了。夫人对说,不许在打篮球了,否则受伤了影响体育成绩。可是,儿子还是常常手心发痒,再者说了,天天坐着学习也影响身体健康。这不,这两天儿子有打球了。先是和我到小区的街心公园,独自练了一会胯下运球技术,后来又和小胖子同学到附近小区练球,说是投投篮,可是一身大汗回来,肯定又和人家比上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