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总理最喜欢的书——《沉思录》

(2009-01-10 17:10:12)
标签:

沉思录

马可

奥勒留

古罗马

皇帝

哲学

斯多葛派

文化

分类: 缤纷感悟

上午,到西单图书大厦闲逛,想淘些书来读。转了半天,收获很大,卖到了两本好书,一本是马可•奥勒留的传世之作《沉思录》,一本是巴尔塔沙•葛拉西安的经典名著《智慧书》。

   这本书天天在我的床头,我可能读了有100遍,天天都在读。——总理说的这本书,就是马可•奥勒留的《沉思录》。

    除了《圣经》,马可•奥勒留的《沉思录》对我的影响最大。——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这样回答《纽约述评》。

    儿子是一个酷爱读书的孩子。翻了半天《沉思录》,儿子说有些看不懂。于是,埋头去读他最钟爱的《史记》去了。如果套用总理的话,《史记》就是儿子的床头书。我对他说,这是一本人生哲理书,你还小呢,现在看不懂,将来会看懂。

    是的,《沉思录》不是一本时髦的书,而是一本历久弥新的书。我想,对于《沉思录》,买来不一定马上去读,但一定会有需要读它的时候。两千年前,有一个伟大的人物写下了它,两千年来一直有人读它;即使再过两千年,也一定会有人读它。

    我不是一个读书快的人,凡是喜欢的书,总是读得很慢很慢。经常地,别人或许已经读了好几本书了罢,而我一本书还没有读完呢。《沉思录》正适合于我这样的人,需要细细品位。或许,我也会像总理一样,天天来读一点吧。

    一个人天天都要做的事情是什么呢?无非衣食住行,当然,为了衣食住行,还需要劳苦工作。除此以外呢,还有各种必要的社会活动、娱乐消遣吧。再有呢,应该就是读书了。当一个人静静地独处的时候,甚至是驻足繁闹的街市,或者处于拥挤的地铁和嘈杂的公交车,你是否想到应该读一点书呢?不需要多,只要一点点,哪怕是只言片语也好。正所谓开卷有益。《沉思录》应该是这样的书。

    读一本书,首先要了解书的作者。有的时候,了解了作者,就了解了书的大半。读《沉思录》,我们必须了解马可•奥勒留,必须的。

    马可•奥勒留(MarcusAurelius)——公元121—180年,著名的“帝王哲学家”,古罗马帝国皇帝,在希腊文学和拉丁文学、修辞、哲学、法律、绘画方面受过很好的教育,晚期斯多葛学派代表人物之一,也许是西方历史上唯一的哲学家皇帝

    马可•奥勒留是一个比他的帝国更加完美的人。他的勤奋工作最终并没有能够挽救古罗马,但他的《沉思录》却成为西方历史上最为感人的伟大名著。

    马可·奥勒留是一个悲怆的人。在一系列必须加以抗拒的欲望里,他感到其中最具有吸引力的就是想要引退去过一种宁静的乡村生活的那种愿望,但实现这种愿望的机会始终没有来临。

  我们一方面看到马可•奥勒留及其斯多葛派哲学精神的巨大力量,看到它如何泯灭社会环境的差别而造成同一种纯净有德的个人生活;另一方面,我们又看到这种精神的相当无力,它对外界的作用、对社会的影响几近于零,因为它本质中确实含有某种清静无为的因素。

    《一生的读书计划》的作者美国著名教授费迪曼认为,《沉思录》有一种不可思议的魅力:甜美、忧郁和高贵。我同意他的话。《沉思录》的高贵,来自马可•奥勒留思想的严肃、庄重、纯正和主题的崇高;《沉思录》的忧郁,来自马可•奥勒留对身羁宫廷的自己和自身所处的混乱世界的感受;而《沉思录》的甜美,则只能是由于马可•奥勒留的心灵的安宁和静谧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