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起兮云飞扬
(2008-11-01 14:23:59)
标签:
大风起兮云飞扬感悟文化刘邦大风歌 |
分类: 缤纷感悟 |
大风起兮云飞扬。
汉高祖刘邦在洛阳长乐宫摆酒。席上高祖说:“各位侯爵将军,都不能隐瞒我,都要说真心话。我能够得到天下是什么原因?项羽失去天下又是什么原因?”高起、王陵回答说:“陛下对待投奔来的人有点简慢侮辱,项羽却仁厚而爱护。可是陛下派人攻打城池夺取土地,谁打下就归谁统辖,和天下人同享利益。而项羽这方面就相反,他嫉妒德行才干比他高的人,有功劳的被他谋害,有贤才的被他怀疑;打了胜仗不给人记功,开拓了疆土不给人封地,这就是他失去天下的原因。”高祖说:“你们只看到问题的一面,没有看到另一面。要知道在军营里决策定计,遥控千里之外的战事取得胜利,我比不上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供给粮饷,保证运粮道路不被阻断,我比不上萧何;统一指挥百万大军每次作战都打胜仗,每次进攻都拿下预定的目标,我比不上韩信。这三位都是人中的豪杰,我不过善于任用他们,这才是我能够取得天下的根本原因。项羽有一位足智多谋的范增却不能很好任用,这就是他被我擒获的原因。”
这段文章用对比的手法,总结了刘邦善于用人的成功经验。从刘邦的话语中,颂扬并充分肯定了张良“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善于决策;萧何“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的善于守家安民,保障供给;韩信“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的善于统兵作战,克敌制胜。刘邦正是善于任用了这三个人,才取得了天下。同时也披露了项羽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不善于用人。从而说明了“善于用人者得天下”的道理。
《史记》中对刘邦无赖、灭绝人性、心胸狭窄、残害忠良的一面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同时对刘邦知人善任的一面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