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端午节,不由得想起了屈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楚辞》,端午、粽子,爱国诗人,汨罗江,等等,这些词汇与屈原紧密联系在一起。小时候,我深信,屈原是爱国的,但是,我慢慢地,对爱国两个字有了一些看法。都是中华民族,都是中国历史的组成部分,何来“爱国”呢?
前些年,关于岳飞是不是民族英雄的争论曾经热闹了一番。我还记得曾经有学者极端地认为,长城不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民族内战的产物。仔细想来,的确有道理。
央视电影频道播放香港电影《屈原》。20多年前了吧,我看过此片,如今印象不深了,只记得婵娟、桔颂、南后等。现在看来,屈原的爱国只不过是维护楚国的利益,反对日益强盛起来的秦国。不管是秦国,还是楚国,还是齐国、燕国、赵国,哪一个不是中国?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一段动荡的时期。春秋以来,许多小国经过长期的战争,逐渐被大国吞并。到前403年左右,形成了燕、赵、魏、韩、齐、楚、秦并列的战国七雄局面。这以后一直到秦统一六国(前221年),历史上把这180多年叫做战国时代。这个时代,各国间斗争激烈,攻伐连年,政局动荡。屈原就生活在这个社会大变动的战国后期。战国七雄的实力并不平衡,而且随着各国政治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实力不断消长。楚国衰败,齐国强盛,最终秦始皇统一中国。这是历史的必然。屈原是阻挡不了历史的前进车轮的。
所以,我认为,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屈原是伟大诗人,但不该在被奉为爱国诗人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