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参加家长会,接受了一次心理学教育。名校就是名校。儿子在这样的学校里读书,我放心。说实在的,自己上了这么多年学,也从未接受这样的心理教育。也许有人说,不也这样过来了吗?不也挺好吗?不尽然,时代在进步,时代需要优秀的人。
不是你不优秀,而是别人比你更优秀。老师这样教育学生,我也这样告诫儿子。老师还发给家长们一篇文章,叫做《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读来获益匪浅。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头一次听说这么优秀的话!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优秀是一种习惯”,一个人来到世界上的时候,除了智商和他人有一些差别外,其他的东西基本上都是后天形成的。这其中既有家庭环境的影响,学校教育的引导,社会环境的造就,更少不了个人有意识,有意志的努力。
放眼看去,在历史的长河和我们生活着的环境周围,有的人形成了良好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习惯,因而取得了不俗的业绩;而有的人则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习惯不好,最终导致品性恶劣,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归根结底,都是日积月累形成的习惯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决定作用。
中日甲午战争前,日本间谍化装到北洋军舰上侦察。当时。北洋海军的军舰在吨位,数量等很多指标上都与日本不相上下,可是中国军舰的炮塔上居然横七竖八晾着短裤,袜子等等。日本间谍就把这一"发现"写在情报中,并分析到"这是一支纪律松弛,管理混乱的队伍,不会有强大的战斗力。果然,海战一开,北洋海军惨败,最终全军覆没,未被摧残的军舰也成为日军的战利品。
一个人是否优秀,一个人事业能否取得成功,是能从他的生活点滴中看出来的,是能从他一言一行的行为习惯中预测出来的。心理学研究发现:一个人每天的行为,思想甚至情绪方式中有大于80%是由习惯决定的。所以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就应该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就应该对自己要求严格,甚至是苛刻,对自己狠一点,树立高标准、严要求,一个不想优秀的人是没有出息的!神六的发射成功,靠的是每个人对工作的精益求精,一个企业的巨额利润靠的是精打细算,一次优异成绩的取得靠的是考场上的仔细审题,一丝不苟。
本杰明·富兰克林是美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伟人之一。作为科学家、作家、外交家、发明家、画家、哲学家的富兰克林博学多才,他自修法文、西班牙文、意大利文、拉丁文,并引导美国走上独立之路。富兰克林的成功也是来自于他对优秀习惯的运用。富兰克林在年轻时就发明了一种方法,他首先列出获得成功必不可少的13个条件:节制、沉默、秩序、果断、节俭、勤奋、诚恳、公正、中庸、清洁、平静、纯洁和谦逊;然后,富兰克林决心获得这13种美德,并养成习惯;为此,他设计了一个成功记录表,每一项美德占去一页,画好格子,每天晚上反省时若发现有当天未达到的地方,就用笔作个记号。就是把这些美德化为习惯使富兰克林走向了成功。
周恩来总理在12岁的时候就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在一生的革命实践中,让这个卓越的追求成为最优秀的习惯,从而带领中国自强自立,最终成为我国最伟大的人民的好总理。
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增长,一个人毕生都可以享用到它的利息。而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偿清的债务,这种债务能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到道德破产的地步。”确实如此,如果一个人养成了一种坏习惯,他将一辈子受这种坏习惯的折磨。
美国研究发现,养成一个习惯需要21天。也就是说,教育一个人养成一种好习惯至少要21天的时间。但是,如果一个人已经养成一种坏习惯,要纠正这个人的这种坏习惯,需要花费的时间却比21天要多得多。良好学习习惯形成的过程,是严格训练、反复强化的结果。现代控制论创始人、美国著名数学家维纳,在回忆父亲对他早期学习习惯的严格训练时说:“代数对我来说没有什么困难,可父亲的教学方法,使我们精神不得安宁,每个错误都必须纠正。他对我无意中犯的错误,第一次是警告,是一声尖锐而响亮的‘什么’,如果我不马上纠正,他会严厉地训斥我一顿,令我‘再做一遍’。我曾遇到不止一个能干的人,可是他们到后来一事无成。因为这些人学习松懈,得不到严格纪律的约束。我从父亲那里得到的正是这种严厉的纪律训练。”父亲严格的训练,终于使维纳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后成为誉满全球的科学巨人。
我会这样告诫儿子:中学生是人生的花季,是祖国的未来。是鲜花,就要绚烂,是鲜花,更要在明天结出丰硕的果实。不管怎样,我们民族的命运这只船早晚要交到当今同学们的手中。所以,作为今天的中学生,应该把追求理想、自尊自爱、诚实守信、文明礼貌、爱国守纪,勤奋学习等等优秀的品质作为一个习惯去培养,去形成。
如果我们每个人,每件事都能从小事做起,严于律己,我们就能不断超越,如果事事处处我们都不降低标准,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坚持信念、持之以恒,我们就能成就优秀,出类拔萃,让我们都能让优秀成为习惯,努力达到人生理想的彼岸。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