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政,曾经是一个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的字眼。如今,好像离我们渐渐地远去了。
小学的时候写作文,我最大的梦想就是在万国邮联国际少年书信写作比赛中获奖。那时候,时兴考初中中专。我们学校最好的学生考的就是邮政学校。因此,我以为邮政学校是最好的学校。
我住在一个小县城,30年前,建筑物很少,不像现在这样高楼鳞次栉比。在最繁华的十字路口,邮局矗立着,对面是百货大楼,俨然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我常到邮局去,或买书,或瞎逛,一封封信件,一张张邮票,一份份电报,一个个电话,连接着祖国的四面八方,在我的眼里,那是多么的神奇。
工作以后,我成了邮局的常客,写信成为我和父母沟通的唯一方式,遇到急事,还要拍电报。记得儿子出生的时候,父母家没有电话,只能通过电报往来。后来有了电话,信就不写了,电报也没有了。再后来,就月月寄汇款,偶尔寄一些东西。
邮局,开始慢慢地从生活中淡化了。
促成我回忆的是这样一件事,否则我也不会想起这个话题来。3月20日,中国第五大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正式成立。也就是说,中国邮政的又一大块业务被分离出去。想当年,中国邮政可谓一统天下,集万般宠爱于一身:电话、电报、书信、储蓄、快递、集邮等等。后来,相关业务被逐步分离出去,邮政业务范围越来越小了。
现在,我们去邮局还能干啥?
我今年到邮局做了三件事:一是给儿子做了一套个性化明信片(个性化服务的新举措),二是给儿子订《语文报》,三是给母亲寄钱。
哈哈,看来邮局还是有用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