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钱至上的年代,在物欲横流的城市,四毛钱能做什么?

一个人的空间和几十人的空间
四毛钱,能做坐一趟公交车。从 2007年1月1日开始,在北京市使用公交一卡通,可以享受4折的优惠,学生甚至可以享受两折优惠,而2006年还是八折。
从单位到家,坐726路,使用公交卡,我只花了四毛钱。便宜得不能让人相信。
在纷繁的城市,公交车能否赢得一席之地?
从山东来到北京,怀着一颗好奇的心,坐着各路公交车,游览了自小只能在影像里、年画上看到的故宫、颐和园、天坛。一张张一指宽的五分钱的车票,连接着一个个神奇的地方。
岳父家离单位很远,坐公交车成为我的首选。在单位与家之间,有很多条线路可以选择。我不喜欢重复,总是喜欢换来换去。各路车、各种组合坐了个遍,乐此不疲。
这些年,北京的公交越来越发达了,除了公交公司,还有巴士公司、运通公司,到达的地方也越来越多,越来越远。从家门口,可以直达卢沟桥、百望山、大观园。花几元钱,倒两次车,就可以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当然,我没有去过那么远。
我不喜欢车,更不喜欢开车。单位的车越来越多,档次越来越高。有多少人是真正需要呢?上班走路才几分钟,干嘛买辆车放在那儿?经济承受能力是一方面,攀比心理恐怕不可忽视。当花园式的工作区变成了停车场,当平静的生活区变成了大杂院,还有人在捉摸着买什么车好呢。
搬家了,离单位说远不远,说近不近,坐公交车最好。就是走路都比开车好。一是锻炼身体,二是不为“首堵”再添堵。
我是不买车的。坐公交车挺好。如果时间急,或者路远,就打车。说好听一点,为北京的交通做一点微薄贡献;说实在一点,省省吧,不为JS和天花乱坠的广告所动,不为刚买就降的车价而心痛不已。
酸葡萄也罢,阿Q也好,你开你的,我坐我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