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缤纷感悟 |
一件小事——纪念 鲁迅先生和曾经的我
小时候过年,总要去姥姥家的,这是老家的习俗。舅舅是一个有些文化的人,喜欢读书和写字,只是家境不太好,读完初中没有继续念书。不过那时候,舅舅在我眼里已经是很有学问的人了。有一回,我在他的房间看到了一本书,封面是一个留着小胡子和短头发的老头。舅舅告诉我,他叫鲁迅。小孩子都是爱听故事的。在我的央求下,舅舅给我讲了里面的一个小故事。当时我想,鲁迅这个人真坏,不知道可怜穷人。这是我对鲁迅的第一印象。
后来上学了,读的书多起来,才知道鲁迅并不坏,是大文豪,而且还知道那个故事叫做《一件小事》。现在回想起来,中国的学生上学念书,学的最多的大概就是鲁迅的文章了,有散文、杂文、小说、诗歌等,印象比较深的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孔乙己》、《社戏》、《狂人日记》、《药》、《故乡》,太多了,太多了。但是,读了这么多,也未必就真正了解鲁迅。倒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越发觉得不懂得鲁迅了。
不过,今天的一件小事倒令我想起了鲁迅。
我从乡下跑到京城里,一转眼已经十六年了。其间耳闻目睹的所谓国家改革、社会变迁,算起来也很不少;但在我心里,都没留什么痕迹。如果非要我找出这些事的影响来说,便只是消磨了我的坏脾气,──老实说,便是教我一天比一天地圆滑起来。
北京的深秋已经很冷了。我骑车上班,迎着微风,吹得有些打冷战。现在,北京是汽车的天下,全然无视安全环保健身的自行车的生存。本来就挤得不能再挤的自行车道,偏偏被汽车占用,或停放,或抢行。这或许是时代的进步?
我只顾骑行。忽然,前面的一个骑车人减慢车速,左手扶着车吧,右手好像纂着东西,向路边的垃圾箱里塞去。与其说塞,不如说扔。我想他的本意是好的,还是想把垃圾塞进去的。可结果呢?可想而知。微风一吹,一团白色的东西跳起了“舞”。我这才看清,是用来装早点的塑料袋和塑料杯。他回了一下头,摇了一下头,然后扬长而去。
我就跟在他的后面,心中十分不悦,忽然萌生一种冲动,想赶上去与他理论一下。但是,这种冲动马上就被瑟瑟的秋风吹跑了。我对乱丢垃圾极其厌恶,更对塑料制品极其厌恶。其实,我本来还想下车替他捡回去的,可就在想的功夫,已经离垃圾箱有一段距离了。算了吧。我最终还是没有下车,也是扬长而去,把那可恶的白色塑料留给了秋风。
到了班上,我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曾经,我走在大街上看到有人乱扔垃圾、践踏草坪,会坚决地上去制止。在公共汽车上,看到年轻人占着座位不给老人让座,我会上去说上几句。
不过,这种曾经,也是许久以前的事了。慢慢地,我变得没有了一点锐气,圆滑了许多。或许是年龄渐长所致?或许是社会风气使然?
或许是其他的原因罢。如果不是这件小事,我连思考的勇气都没有了。
文章引用自: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