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加班,我特地到外边的小过年喝豆汁儿。“汁”字一定要读儿化音,故加了“儿”字。否则,就变成我老家济南的豆汁(豆浆)了。
老舍爱喝豆汁儿。有人夸张地说过,谁不能喝豆汁,谁就没有资格研究老舍。梅兰芳喜欢喝豆汁。抗战期间,梅先生居住上海留须不出,无豆汁可喝,思之若渴。弟子言慧珠到上海演出,千里迢迢,特地从北京用玻璃瓶带去豆汁,一时传为佳话。据说,王洛宾喝完了一口豆汁后,才乘鹤归去。
豆汁儿怎么有这么大的魅力?它是何许物也?
其实,豆汁儿就是制作绿豆淀粉或粉丝的下脚料。豆,绿豆也。先将绿豆浸泡,带可捻去皮后捞出,遂加水磨成细浆,倒入大缸内发酵。沉入缸底者为淀粉,用以作绿豆粉丝,上层飘浮者就是为豆汁。用大砂锅将发酵后的豆汁加水烧开,再兑进发酵的豆汁再烧开,最后用小火保温,随吃随盛。
豆汁儿富含蛋白质、维生素C、粗纤维素,有祛暑、清热、温阳、健脾、开胃、去毒、除燥之功效。更为可贵的是,豆汁儿老少咸宜,贫富不分。上至王公贵族,下至贫民乞丐,皆可饮之。多少年来(有人说乾隆年间就有此物了,不知乾隆爱不爱喝),豆汁儿已经成为北京尊具代表性的小吃了。
第一次喝豆汁时,那酸不溜丢、略带馊臭的、犹如泔水般的味道着实让人难以下咽,但是捏着鼻子喝两次,感受就不同一般了。有些人竟能上瘾,我就属此类。只要看见有豆汁儿,便挪不动步,必要喝上一碗才肯罢休。
别看是普普通通的小吃,但豆汁儿的喝法还是很讲究的。喝豆汁时,必须佐以切得极细的咸菜丝儿,还要配上炸得焦黄酥透的焦圈儿。
喝一口豆汁儿,咬一口焦圈儿,就一口咸菜丝儿,甭提多美了。

文章引用自:原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