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电影电视 |
中国电影百年
1896年
电影传入中国。
1897年
美国商人雍松(一说为詹姆士•里卡顿)在上海的公共租界茶园内放映自国外输入的短片电影。此后几年间来华从事电影放映地还有西班牙商人加仑•白克、安•雷玛斯等先。他们的放映活动对电影传入中国产生了重要影响。
1898年
美国爱迪生电影公司派遣一名摄影师来到上海,拍摄了《上海警察》和《上海街景》两部短纪录片,并公开发行放映。
1903年
中国商人林祝三自国外携带影片和放映机,在北京打磨厂的天乐茶园公开放映电影,这是中国人自己输入影片在中国放映电影的开始。电影也开始从对外开放的上海传入中国内地。
1905年
第一部中国电影诞生。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了中国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它标志着中国电影正式诞生。影片记录了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谭鑫培表演的京剧《定军山》中“舞刀”等几个片段,由泰照相馆的老板任庆泰(字景丰)为实际上的导演,照相师刘仲伦担任摄影,谭鑫培也成为第一位中国电影的演员。
12月,天津法租界内的权仙茶楼因连续上演美国电影,改名为“权仙电戏园”,此后一直以上演电影为主。这应是有记载可查的中国最早的影院。
1906年
上海开始放映露天电影。电影放映场所正逐渐脱离最初的茶楼、菜馆。
1907年
北京东长安街上出现了第一家影院——“平安电影公司”,这是一家由外商创办的影院。
1908年
意大利侨民劳罗在上海拍摄了《上海第一辆电车行驶》、《上海租界各处风景》、《强行剪辫》等短纪录片。
西班牙商人安·马雷斯在上海虹口海宁路乍浦路口租借了一溜冰场,搭建起一座可容纳250名观众的标准电影院,即上海“虹口活动影戏院”。这是上海出现的第一家正式的影院。
1909年
中国出现的第一家电影制片公司——亚细亚影戏公司在上海建立,位于香港路5号。它是由美国电影商宾杰门•布拉斯基投资创办的,因而也是外商投资中国最早的电影制片机构。该公司先后在上海拍摄《不幸儿》,在北平拍摄了《西太后》和在香港拍摄了《偷烧鸭》等几部短片。1912年,布拉斯基将该公司转让给上海南洋人寿保险公司经理美国人依什尔。
1911年
5月,上海城自治公所颁布《取缔影戏场条例》,共7条。条例规定,开设影院须申报领取执照,男女观众必须分座、不得有淫亵之影片放映等,这是中国最早的电影放映管理条例。
反映辛亥革命的短纪录片《武汉战争》在上海谋得利戏园上映。
1913年
中国人自组的电影公司新民公司在上海成立。该公司由张石川、郑正秋、杜俊初等人联合组建,专为承包亚细亚影戏公司的电影编导演业务。在张石川的主持下,新民公司为亚细亚影戏公司拍摄了《难夫难妻》、《脚踏车闯祸》、《活无常》、《店伙失票》、《一夜不安》等近20部短故事片,是中国人第一次成规模地拍摄故事片。1914年,该公司随亚细亚影戏公司歇业而终结。
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又名《洞房花烛》)问世。影片由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亚细亚影戏公司出品,通过叙述一对互不相识的青年在父母和媒人包办下结婚的经过,描绘了广东潮州一带的婚姻习俗。
黎民伟在香港拍摄了短故事片《庄子试妻》。影片取材于明清传奇《老庄周一枕梦蝴蝶》中“扇坟》一场,描述庄周诈死,化作一个楚国王孙,以试其妻子是否忠贞。这也是香港拍摄的第一部短故事片。
1916年
幻仙影戏公司在上海徐家汇成立。该公司由张石川邀集管海峰等人采取集资方式创办,公司摄制了表现鸦片毒害中国人的影片《黑籍冤魂》(根据文明戏改编),引起轰动,随后公司即告解体。
1917年
上海商务印书馆开始涉足电影业。该馆从一个美国商人手中购进部分摄影器材,在原有的印刷照相部下试办电影制片业务,并聘请留美学生叶向荣为摄影师,拍摄了《美国红十字会上海大游行》等几部新闻短片。
1918年
商务印书馆正式成立“活动影戏部”(一年后更名为“影片部”),开始大规模的电影拍摄活动。这是中国第一家由中国人独资经营的大型电影企业,成为中国民族电影事业开始的标志。当时其拍摄的电影内容共分为五类:包括风景、时事、教育、新剧和古剧片。
1919年
亚细亚影戏公司拍摄了《偷烧鸭》等一批喜剧短片(时称为滑稽短片),并带动了其后喜剧片热潮第一次在中国的兴起。
5月,中国影片制造公司在南通成立。这是继商务印书馆影戏部后又一家由中国民族资本创办的电影企业。公司拍摄的第一部影片为武打短片《四杰村》。
文章引用自: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