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鬼点子
鬼点子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5,095
  • 关注人气:23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父亲、母亲

(2010-07-13 14:39:11)
标签:

更新

鬼点子

千罗

父亲

母亲

情感

分类: 文学作品、咖啡情感

                               

“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好吗……”李春波的一曲《家书》道出多少在外的儿女牵挂父母的心情。虽然现在书信已经不再使用,电话、视频、E-mail能快捷方便地联络到家人,但这首老歌,每每哼起都有一种亲切的感觉。

从哇哇落地开始,一天天地长大;从学步到咿咿呀呀学语,从一个一个字的认到能自由写文,从无知到吸收知识以及做人的道理……父母付出多少汗水与爱心!我长大了,有了自己的事业,也快成家了,他们的头上却添了不少的白发,那一根根的白发都是为子女操心而添的!

有时候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父亲总爱说起他的往事,教育我跟哥哥说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每逢这个时候就会吊起嗓子来一句“想当年”。我常常追问他跟母亲过去的浪漫事情。其实,在那个年代,无所谓浪漫,只有真实而朴实的生活。

父亲出生在一个很小的县城里,是当地一大户人家的独生子。赶上1949年解放,成分划分之后变成一个贫民。小的时候受过各种各样的苦,1960年,也没有什么吃的,挖野菜吃糠巴巴,日子过得很艰苦。为了添补家用,书只念到小学五年纪就没有办法念下去而出去打工。上山打柴,下河挑沙,砖瓦水泥,垒石起房,几乎样样都干过。

母亲的家族原本也是大户人家,解放之后也变得一无所有。1960年没吃的,死掉了几个兄弟姐妹,活下来的为争吃的常常打得头破血流。母亲原本排行老七,现在活下来算老三。

年轻的时候,爷爷相中了儿媳妇,问母亲要了一张照片就寄给了父亲,父亲就是这样拿着照片去找母亲相亲的。说起父亲、母亲年轻时候的事情可有趣了。每次说到这里的时候,父亲还总是笑呵呵的,因为这里面还藏着一件有趣的事情呢。当年年轻的父亲傻乎乎的拿着照片找母亲,结果同名同姓的有2个人,一个是17岁,一个是37岁。父亲第一次见到的是37的那个,吓了他一跳,撒腿就跑。后来才知道是找错了人,见到母亲之后就一见钟情了,连夜就去打了结婚证。

那个时候过日子很朴实,也很现实。条件是三转一响:手表、衣车、自行车、收音机。父亲母亲结婚那会什么都没有,只有两颗相爱的心,现在置办着家里啥都有了,儿孙满堂,四室同堂,家庭和睦让不少人羡慕。

生活是平淡的,也是无味的。在无声无息划过的岁月中,父母也争吵过。

母亲是一个爱干净的人,在家的时候从来没有见到过她休息很长的时间,总有忙不完的事情。父亲是一个不爱管闲事的人,下了班就是玩也不带孩子,为此母亲流过不少的眼泪。父亲虽然没有念过多少书,但是还识字,是个爱看书的人,懂医草、历史,喜欢看武侠。常常捧着武侠书边看边炒菜,菜炒焦就被母亲骂!父亲经常会给我讲历史典故,受他的影响我也爱上了武侠。从“看”到自己“写”,也好好体会了一把武侠的瘾。父亲睡觉的鼾声跟打雷一样,母亲睡不着的时候常常把他踹醒。他喃喃几句,稀里糊涂地又继续打雷!慢慢地人老了,抽烟引起很多疾病,父亲做了一次危险的大手术之后。有几回偷偷听母亲伤心地哭过,戒烟之后,慢慢地体会到了母亲忙碌家务的艰辛。也许男人到中年之后才会知道回顾与懂事,现在的父亲知道分担家务。

记得小的时候,我爱画画,父亲总是喜欢找来各种杂志上的图案给我照着练习,喜欢站在墙前欣赏我画的牧牛图,一站就是好一会。

读书那会,听的音乐跟父亲母亲的不一样,他们喜欢戏剧,而我喜欢流行音乐,他们认为我听的是噪音,我认为他们听的是催眠曲。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慢慢地长大,学识修养慢慢地增加累积,自己也渐渐地喜欢上有着浓郁中国味道的古典音乐。喜欢一个人在深夜听着《白狐》,感受着音乐带来的美妙旋律。

现在父亲跟母亲退休在家,一起去买菜,一起做饭,一起逗孙子,一起看电视,一起散步……日子一天天地过去,生活过得平淡而朴实。常常回忆起往事,一晃就是几十年的光景,也深深地希望儿女能像他两老口一样恩爱百年。

“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带上笑容带上祝福,陪同爱人常回家看看。母亲准备了一些唠叨,父亲张罗了一桌好饭。生活的烦恼跟母亲说说,工作的事情向父亲谈谈。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给母亲刷刷筷子洗洗碗。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给父亲捶捶后背揉揉肩。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总操心只图个平平安安。”一首《常回家看看》唱出了天下父母的心事,团圆、平安,老人也仅仅希望这些!

现在在外工作忙碌,一年难回家几次,每次跟家里人打电话的时候都唠叨着注意身体,问着什么时候回家。父母老了,儿女不在身边,冷清的老两口总盼望着儿女能回家团圆热热闹闹的。每逢过年过节,都记挂着。而自己在外,也记挂着母亲做的那一手好吃的家常菜。

古代二十四孝故事,细细读来都十分地感人。

以前还小不懂事,什么都让他们操心。看着哥哥成家立业,有了孩子。亲眼目睹了他们养一个孩子多么艰辛,才想起父母当年在那么艰难的环境下把自己养大,供自己念书,多么地不容易。不久的将来,自己也将为人父母,更能体会到其中滋味,也希望自己跟另一半像父母一般牵手百年,看夕阳。

百善孝为先,总有一天父母要老去,要离开我们的身边,做子女的尽孝道的时间其实掐指算算并不剩多少,能让辛劳了一辈子的父母安安稳稳地度晚年,也是我们做子女的唯一能做的。

很想对二老说一声:爸、妈,祝愿你们身体健康,福寿年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