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欧美漫画简介5

(2006-07-06 17:06:26)
分类: 生活杂谈
欧美漫画对外影响

明治时期,欧美的讽刺漫画传到日本:1861年英国漫画家查尔斯.华格曼(Charles Wirgrman)来到日本任《伦敦图画新闻》特派员,翌年他办了一份十来页、名为《日本笨拙》的漫画志,发行量二百份,主要是给旅日的外国人看的。这本以时事漫画、风俗漫画为主要内容的刊物,用木版美浓纸印刷。这份刊物对日本漫画界产生很大的冲击,他收了极多的徒弟,并和日本女性结婚。1882年法国人乔鲁吉.毕戈(George Fernand Bigot)来到日本,他也是漫画家,于旅日期间出版了三册以日本为主题的铜版画集。1885年执笔《团团珍闻》,1887年《TOBAE》讽刺画集及杂志刊行。叶格曼和毕戈对于日本漫画之革新有很大的贡献,新生代漫画家莫不受其影响,尤其是在其后的讽刺画界极为活跃的小林清亲、北泽乐天。小林清亲活跃于《团团珍闻》、《劳动世界》等刊物;《团团珍闻》由野村文夫创办,于1877年登场,在1895年出刊到一千号,封面由小林清亲的弟子田口米绘图,是日本最长寿的评论漫画志,由此为我们所熟悉的漫画,在日本这个小小的岛国上“生根发芽”。日本漫画是在欧美漫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充分借鉴了欧美漫画的风格,更融入了日本本土的创作风格,形成了一种独具日本特色的技法和表现手法。大大拓展了漫画的取材范围,既从自身的风俗习惯里寻找题材,又从亚洲邻国乃至欧洲各国的历史文化中发掘宝藏。
经过40多年的发展,日本漫画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强势文化,远远赶超了欧美漫画。即使如此我们还是可以轻而易举的在日本漫画中找到欧美漫画的影子。
首先,日、美漫画形式上的不同掩盖不了其内在观念层面的契合。欧美漫画主要有两类:英雄主义漫画与幽默漫画。前者以《超人》等为代表,讲述英雄们扶危困的冒险传奇,满足了人们崇拜英雄的心理;后者以《加菲猫》等为代表,描绘生活中一些小人物的故事,目的在于博读者轻松一笑,增强社会"底层"的价值感。显然日本漫画的有很大的一部分反映的也是这样的主题例如:《机动战士高达》、《蜡笔小新》就是很具有代表性的两部作品,只是欧美漫画趋于个人英雄化,发生的事情多是围绕身边的种种,而日本漫画表现的内容具有更多浪漫气息,更具东方化。可以说日本在表现的内容上比欧美漫画高出一筹,是对欧美漫画的一种发展。
其次,在绘画的风格上欧美的漫画没有日本的细细勾勒,线条比较的粗糙,人物的轮廓比较的模糊,欧美漫画更加注重对事情本身的描述,凭自贬、自嘲的幽默和夸张传统的表现手法来叙述故事。而日本漫画线条更加流畅,画面更加的细腻、唯美,人物形象更趋丰满,更显逼真,同时也结合了欧美漫画自贬、自嘲等表达手法,这点也是日本漫画对欧美漫画的一种突破和发展。传统社会中,很多人仍然将欧美漫画尊为正统,而日本漫画独特的风格不被了解和接受,将其视做另类,也是具有一定的道理的,毕竟日本漫画是在欧美漫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是从日本漫画的强劲趋势来看,不得不承认欧美漫画已经老了。
漫画虽然起源与欧洲,兴起于美国,但是近40年来面对着日本漫画的冲击,欧美漫画的抵抗似乎有点力不从心。带着浓浓东方含蓄、唯美、神秘气息的日本漫画比欧美漫画更加的具有吸引力。
在欧美影响较大的迪斯尼卡通显然是专为12岁以下的儿童制作的,而日本是唯一一个拥有不同层次观众的动画制作大国--将漫画小说化是日本动漫的一大特色。或许这也是最致命的一点,现在欧美漫画的海外市场不断的萎缩,仅在台湾地区,日本漫画的读者占到了80%,香港漫画的读者占10%,而欧美漫画、韩国漫画、本土漫画一共才占读者总数的10%。正是由于日本漫画扩大了读者的范围,而取得了比欧美漫画更加广阔的市场。
在欧美本土,欧美漫画生存的空间也日益的减少。日本漫画,自从“阿基拉”在国际影展中震撼西方世界后,大量而且多样多的日本漫画便风靡欧美多年不衰,单单日本的漫画出版量就等于全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数量以上,每年产值更高达60亿美金(不包括动画),比台湾地区的年预算还要多。据中央社报道说,日本贸易振兴会调查指出,2002年日本漫画卡通相关产业在美国的市场规模约为43亿5911万美元,约为日对美钢铁出口额的4倍。随着宫崎骏导演的《神隐少女》获得奥斯卡金像之后,今后日本的漫画卡通在美国的市场可望持续扩大。报道说,日本漫画及卡通在欧美受大广大的欢迎,尤其在美国市场上更是潜力无穷。日本贸易振兴会指出,动画卡通去年打下约43亿5911万美元的市场,其中包含绒毛玩偶、电玩、电视节目等的造型任务版权收入约39亿3700万美元,录像带、DVD等软件销售额约4亿1400万美元以及电影票房收入约811万美元。光是漫画的展览会等活动入场费总额也达到约354万9000美元。
漫画产业如此发达的美国,日本漫画仍有这样的广阔的市场,欧美漫画的发展前景不免让人忧虑。
虽然中国漫画出现的不晚,但是漫画成为一种产业还是在九十年代初,欧美漫画和日本漫画大量涌入中国以后,也培养起来一大批漫画发烧友和一大批优秀的漫画作者。但是由于中国文化和日本文化相近之故,日本漫画比欧美漫画更容易被中国的读者所接受。
但是欧美漫画中的一些经典形象还是深入中国人心的,如:变形金刚、加菲猫、SNOOPY、TOM和JERRY,在中国经久不衰,一次次掀起欧美漫画的高潮,90年代初,《变形金刚》虽然是白送给中央电视台的,但是还是在中国赢的了50亿的收入。
由于受到欧美漫画和日本漫画的影响,在中国漫画起步阶段,中国已经产生了一些优秀的漫画作者,1995年夏天,为发展中国的卡通漫画,中国政府开展了“中国动画出版工程”。当年10月,《北京卡通》创刊,而后,《少年漫画》、《中国卡通》、《漫画大王》、《卡通先锋》等漫画刊物相继问世。除此之外,还有《卡通王》、《科普画王》、《科幻世界画刊》等期刊,以及一些不定期出版的漫画丛书、报刊。其中很大一批动漫出版物受到了欧美漫画的影响,在创作题材上中国的漫画作者从中国古代传说中寻找创作的素材,但是多多少少带了一些欧美漫画的英雄漫画的气息,近年来由于受到日本漫画的影响,欧美漫画更加的贴近生活,如:《拾比娜丽》 虽然在中国影响不大,但是可谓是对英雄漫画的一种突破,前期由上海美术制品场出品的《我为歌狂》透露了一种浓浓的美式的反叛气息,在学生群中引起了不小的反映。2001年年初,上海卡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依据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授权,委托他人将该厂制作的动画片《我为歌狂》,并将专有出版权授予了人民出版社。2002年年初,《我为歌狂》发行超过了50万册。
在国内出现的许多漫画作者学习欧美漫画的绘画风格,如聂俊、刘向伟。结合了中国传统的绘画风格出现了“拾穂人、机械唐人”等个性化的创作,展现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在出版方面中国更多的采用了美国那种将卡通和电视、电影结合的出版方式,将大批漫画改变成动画片、电影,如前期影响较大的《宝莲灯》、《封神演义》,最近,北京卡通和动画网络业频繁的接触,刊物的一部分主要连载有望被拍摄成24集的青春动画片。
现在中国迫切需要创立一种属于自己的漫画创作的风格,在欧美漫画和日本漫画的双重压迫下,这个是最重要的,欧美漫画最为漫画发展的源头,和现在完备的漫画产业,有很多的东西都是可以借鉴和学习的。







后记

综观欧美漫画出版的历史,其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是出版内容上的发展,在欧美漫画的成型阶段,欧美漫画反
映政治以主,漫画凭借着其直观、简洁的特点成为一种政治斗争的工具。如早期出现的《文明结婚》、《美国的“中立”》等作品,都是很具有代表性的政治漫画。在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漫画始终和政治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伴随着欧美漫画自身的发展,1895年查德·奥特卡特创作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漫画《黄孩子》。由此我们传统观念上的漫画从政治中分离出了一块,和社会生活紧紧的结合在了一起,并且通过长期的发展成为漫画出版的重要内容。
其次是出版形式上的发展,漫画产生初期,由于其内容和形式上的限制,漫画仅仅局限于一些报刊和杂志上。直到德国漫画家威廉·布什创作了连环漫画《马克斯和莫里茨》连续发表以后,连环漫画开始风靡全国并流行到欧美。使漫画大规模的成集发行成为可能。由于科技上的不断发展,到了20世纪20年代,漫画逐渐和电影等出版形式结合了起来,使漫画产生了更加广泛的影响。
欧美漫画出版有着很长久的发展历史,有很多的东西是值得中国漫画出版界借鉴和学习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日本漫画印象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