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web2.0 |
颠覆带来的竞争力
K68网站的主人阿康一直相信,自己运作的网络工作平台能够改变千万个设计工作者的生活,而这种通过网络竞标的短期工作,是未来设计人的soho方式。K68是一家小型网站,通过网络竞标联系着几千个自由职业的设计者和需要设计的客户。在阿康眼里,这种几百元的小生意对设计业是一种革命性的颠覆。
和阿康一样,盛大总裁唐俊也一直坚信,盛大正在扮演革命者、破坏者和新规则的制定者,不同的是,盛大的颠覆目标是更宽泛的娱乐产业。
革命的年代,新思维、热情的憧憬和打烂旧规则的伟大口号总能获得更多的注目,Web2.0不仅仅重新鼓舞了短暂泡沫后互联网的热情,也让江湖骗子和自大狂同样充斥其中。热情之外,我们需要更清晰的思考:谁颠覆了谁?革命者究竟革了谁的命?
在持续多年的互联网研究中,我们发现了web1.0的两个本质特征:数字化和即时性,web2.0的三个基本特征:UGC、分众化、互动性。在多达2000家互联网企业的商业模式分析中,我们认为大部分互联网厂商的竞争力来源于这五个基本因素,同样,对互联网竞争力的长时间理解,让我们一直发现:粘性对于互联网企业,如同利润一样重要,是互联网竞争力的重要和真实的体现,任何对于互联网的研究,都避不开对粘性的研究。(对于粘性的研究,我要感谢易观咨询的T2T理论对我的启发)。
在形成初步的构架后,我们对2000家企业的数据进行反复的交叉检验和分析,最终发现了“互联网钻石模型”,钻石模型能够有效地对比分析互联网企业和传统企业的竞争力差异,并精确的衡量出新的商业模型的竞争力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