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T产业分析师 黄涌涛
发改委和TCS、微软在历经半年的谈判后,就关于共同组建超大型软件企业的关键性谈判达成一致,新合资公司预计2006年3月正式投入营运,计划五年内提供两亿美元的产值,中国最大的软件外包型企业马上浮出水面。
软件外包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期,新企业大量出现,规模小、实力差,大型公司的出现,有利于突破软件外包规模瓶颈,深度参与国际分工,迅速改善产业格局,促进产业演化升级。外企的介入会带来新的机遇和产业环境改善的可能,而且还会带动国内企业的规模升级,中国完全有可能成为继印度之后,美国的第二个离岸外包市场。
从产业战略发展来看,外包能够快速增强中国软件业的商业生态环境,迅速培育出产业所需的关键性技术、人才和流程。印度、爱尔兰等基础设施发展欠佳的国家抓住软件外包的机遇,通过国际分工合作,迅速融入国际软件产业。软件产业特殊的产业发展模式已经成为中国、巴西等国家模仿的对象。
在软件外包市场的研究中发现,目前中印两国软件业的差距,除了体现在软件开发的管理流程上,还表现在企业规模上。中国软件外包企业规模普遍在千人以下,而印度如tata等企业都有上万人的规模。在软件外包领域,一个企业的规模如果不够大,无法承接如整体项目外包、高端的软件需求设计外包以及BPO等项目,这种大型软件外包企业的出现对于中国软件企业是个好事。
2005年,浪潮、中软、大连华信等国内软件企业频频牵手国际软件巨人微软。微软通过合作实现本土化,谋求在中国的良性发展。同时,也加大了对国内信息产业发展所必备的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的实质性支持,推动建立起软件产业的生态链,并有助于提升国内软件业创新能力、完善技术产品化机制。这次三方合作对于中国软件业突破外包规模瓶颈,深度介入国际化分工的软件开发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