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东风雨:小胭脂店与大苍凉

(2010-04-29 09:47:29)
标签:

东风雨

柳云龙

范冰冰

李小冉

娱乐

分类: 影音八卦

■片名:东风雨

■导演:柳云龙

■主演:柳云龙 范冰冰 李小冉

■上映日期:2010年4月22日

■读家:蝎子安安

■推荐指数★★★★☆☆

■一句话短评:换个当红小生与胭脂女子飙戏,苍凉来得会更彻底一些。

 

各国谍报人员云集在随时沦陷的旧上海。无疑,《东风雨》放在了珍珠港战争的大背景下。然而,当电影浓墨重彩油画般的惊艳展开,我分明嗅到了脂粉气,谍报员安明的小组联络点设在小胭脂店里,更不要提范冰冰与李小冉这样的粉红女郎了。1941的上海,看似繁华奢靡,歌舞升平,实则隐藏着彻骨的苍凉。越悲怆,越凄美,此为惊心的对比。

 

影片在造型上精致得无可挑剔,穿什么衣服,扮什么角,仅在这一点上,对范冰冰与李小冉来讲,在演技上都会有一个提升,这不需要什么大理论,拍过影楼的人都有体会。李小冉,素颜凄美。范冰冰,妖冶浓艳。她们的美伦美奂,各领风骚,调和到战乱年代的旧油画上面,简直就美得销魂了。

 

东风雨、欢颜、胭脂小店,这些个字,本身很有胭脂词的意味。有趣的是,这些个字,大多能在李煜的《相见欢》里找到。“桃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李煜在政治上无所作为,对宋委曲求全,苟且偷生,作为亡国之君,终于还是有些觉悟了,字里行间,隐藏着他难言的亡国之痛。不管有意无意,所借之字,可以只取表面意。一定要说有什么引申义的话,其中的一点意像关联则是,整个中国已经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当时的社会真的像南唐一样很“衰”了,亡国之痛开始令人觉醒了。

 

旧上海,风云变换。欢颜这样的胭脂女子,即使犹唱后庭花,依然是清醒的。身处那样的年代即站到了生命的边缘,每天都可能是最后一天。欢颜一家九口都死于南京大屠杀,只剩下了她一人,她的心间装满了仇恨,即使有爱情,又怎样。在那样的年代,注定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她的心底已尽是苍凉,她早做好了准备,把自己的生命献身给信仰。这注定了她这样的小女子,会生如夏花之灿烂,逝如秋叶之静美,影片如始至终的控制着这样的诗情画境。夏花,是欢颜被处以车裂之刑的那幕,鲜红的舞衣,灿烂成了一朵花。而秋叶,是深秋那段,活着的人继续着苍凉的生活,而萧条冷寂的街头,那满眼萎黄的落叶,是另一种凋零之静美。

 

柳云龙的电影,像散文。在一个很大的格局里,不太好掌握,他用一条细线,不紧不慢的穿着华丽的珠子,穿着穿着,或者有些珠子掉了,或者这条细线禁不住太多珠子,兀自断了,弄到最后,就显着松散了。从故事情节上看,它显得气势有余,底蕴不足,它不如《风声》制造的情绪氛围集中,容易让观众的情感淋漓尽致地爆发。

 

说柳云龙有文艺情结,不是贬义。然而谍战电影拍得这样写意,怕是很少有人愿意静下心来欣赏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文化快餐当道,口味最好重一点,吃饱了,还要开始新一轮的忙碌,对于散淡的意境,人们没功夫细品。

 

柳云龙批评范冰冰总想把最好看的一面展现,其实他也一样,他总想执拗的坚持点什么。他其实挺会选角挺会导的,王宝强、于荣光、曾江在这部戏里都挺出彩。且不说他自恋了,姜文自编自导《太阳照常升起》时,就坚持着他心里的某种东西,导致票房不理想。其实,柳云龙这个品牌保证不了票房,这一点,他真不该太任性。换个当红小生,与胭脂女子飙飙戏,吟咏着“你是夏天,我是冬天,就像暖热的炉子边上摸到了雪”,那份苍凉会来得更动人,更彻底一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