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訾洲岛
标签:
桂林訾洲岛象鼻山 |
分类: 游记 |
http://s1/mw690/001j8SuMzy7faUPv03u10&690
訾洲岛,位于百里画廊漓江核心区,是漓江上最著名的一座洲岛,与漓江、象山水月融为一体、交相辉映、千年为伴,是观赏城徽象鼻山的历史起源之地。
http://s6/mw690/001j8SuMzy7f9K369VP25&690
http://s14/mw690/001j8SuMzy7f9K4RWfX5d&690
訾洲位于漓江东岸,与象鼻山相对。是漓江和其支流小东江之间的沙洲。据唐代莫休符《桂林风土记》记载:"先是訾家所居,因经名焉。洲每经大水,不曾淹没,相承言其浮也。"故洲称訾家洲,简称訾洲,也称浮洲。又洲头高地隆起如蛙头,中部突起似蛙背,因形取义,故旧时俗称老蛙洲。
http://s2/mw690/001j8SuMzy7f9Kd7xG951&690訾洲上,翠竹摇风,绿水环绕,群山簇拥遥列,东可望七星山、穿山、塔山;西可观叠彩山、伏波山、独秀峰、象山、雉山、南溪山、斗鸡山。每当细雨蒙蒙,烟波渺渺之时,洲上笼罩于轻纱薄雾之中,若隐若现,宛若蓬莱仙境,被称为桂林八景之一--"訾洲烟雨"。
http://s6/mw690/001j8SuMzy7f9KjT5Vb65&690
http://s15/mw690/001j8SuMzy7f9L4xHVc9e&690
诗画汗青
位于诗画广场上存有一座全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竹简造型石壁,仿佛一幅铺开的古代画卷。石壁上雕刻的诗画,都是历代文人墨客游览訾洲时留下的笔迹。
http://s5/mw690/001j8SuMzy7f9KnBSwQ14&690
竹林清境
郁郁茐茐的竹林小径,一阵风吹过,竹子相互碰撞沙沙作响。这种竹子因叶片尾巴非常像凤凰的尾巴,所竹林清境以得名为凤尾竹。它竹子修长而且坚韧,可以用来编织很多生活中使用到的工具。
http://s16/mw690/001j8SuMzy7f9KteeIL6f&690
象鼻山,简称"象山",位于桂林市东南漓江西岸。象鼻山因山形酷似一只站在江边伸鼻豪饮漓江甘泉的巨象而得名。象鼻山是桂林山水的代表,桂林城的象征城徽,桂林乃至广西地方产品多以象山作为标记。象鼻山海拔200米,高出水面55米,长108米,宽100米。山体面积1.3公顷,它是由3.6亿年前海底沉积的纯石灰岩组成的。
水月洞
象鼻与象身之间的大洞,便是著名的水月洞。范成大说它“其形正圆,望之端整如月轮”。水月洞里江水通流,可泛小舟,在明月之夜,它的倒影则构成“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的“象山水月”奇观,使历代诗人吟咏不止。2013年9月、2014年9月水月洞两次获得央视新闻频道网络评选的“中国最美赏月地”称号。
http://s9/mw690/001j8SuMzy7f9LgAzB648&690
http://s11/mw690/001j8SuMzy7f9Lml2eC2a&690
http://s15/mw690/001j8SuMzy7f9Lp8YFM3e&690
http://s7/mw690/001j8SuMzy7f9LvNmSic6&690
岛内绿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绿草如茵,再有蓝天白云、空气清新,令人非常惬意。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