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通城山路、城山河 (一)

(2017-07-26 08:06:09)
标签:

城市

城山路

城山河

南通

景观

分类: 情感地带

http://s6/mw690/001j8SuMzy7cVaSFZMFd5&690(一)" TITLE="南通城山路、城山河 (一)" />

http://s3/mw690/001j8SuMzy7cVaW9j4Sd2&690(一)" TITLE="南通城山路、城山河 (一)" />

隐约可以看到城山路的公共站台

 

南通城山路是一条南北向的道路,其北端与南通老城区相接,南端与国家AAAA级狼山风景区相连。城山河是城山路边与其平行的小条秀丽小河。

 

城山路、城山河与南通城的历史同步,两侧周边有着众多的景观。现在就让我们由北向南走一走,看看吧。

 

城山路北尽头是一个丁字路口,东西两侧各有两座桥,东边的桥叫“三元桥”,西边的叫“启秀桥”。

 

三元桥

http://s12/mw690/001j8SuMzy7cWRl5rdhab&690(一)" TITLE="南通城山路、城山河 (一)" />

现在的三元桥

http://s2/mw690/001j8SuMzy7cWRogG7n51&690(一)" TITLE="南通城山路、城山河 (一)" />
民国时期的三元桥

 

启秀桥

http://s16/mw690/001j8SuMzy7cVb9GRRRff&690(一)" TITLE="南通城山路、城山河 (一)" /> 启秀桥西北方向是南通博物苑(在九曲桥岸边)

http://s8/mw690/001j8SuMzy7cW7UzDRd87&690(一)" TITLE="南通城山路、城山河 (一)" />

 

博物苑

南通博物苑由著名爱国实业家、晚清状元张謇于1905年所创办,是中国最早的一所公共博物馆,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发祥地,。

http://s4/mw690/001j8SuMzy7cW88OD9p53&690(一)" TITLE="南通城山路、城山河 (一)" />
博物苑新馆

 

http://s6/mw690/001j8SuMzy7cW8fbCIt75&690(一)" TITLE="南通城山路、城山河 (一)" />


http://s9/mw690/001j8SuMzy7cWBmc1zW98&690(一)" TITLE="南通城山路、城山河 (一)" />

博物苑老馆

 

文峰塔

http://s2/mw690/001j8SuMzy7cW804TOp71&690(一)" TITLE="南通城山路、城山河 (一)" />

http://s1/mw690/001j8SuMzy7cW85Ppkc80&690(一)" TITLE="南通城山路、城山河 (一)" /> 

三元桥东首有一座塔叫“文峰塔” 这里史称五福寺,现名文峰塔院,个簃艺术馆就在这里。

 http://s5/mw690/001j8SuMzy7cW8rJj5W84&690(一)" TITLE="南通城山路、城山河 (一)" />

王个簃,名贤,字启之,南通市海门人。16岁到南通城求学,笃好诗文、金石、书画。27岁由诸宗元介绍,去上海为吴昌硕西席,兼从吴学书画篆刻,为入室弟子。曾任上海新华艺术大学、东吴大学、昌明艺术专科学校教授,上海美专教授兼国画系主任。新中国成立后,任上海画院副院长、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美术家协会和书法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上海文史馆馆员等职。为全国政协三、四、五届委员。他三访日本,1985年访问新加坡,讲学并举行画展,促进对外文化交流。

 

文峰塔是南通人崇文兴业的文化象征。据《通州新建文峰塔记》碑文记载,文峰塔是为补山水之形胜,助文风之盛兴而建。

 

相传,明代兴风水之说,言自淮水以南一马平川,千余里内仅南通有狼五山,此为南通的官禄宫。当时凿山取石,构筑新城,营造园林,破坏了官禄宫,以致通籍举子屡试不爽;通籍官员多被贬斥。于是有人提议城东南地势低洼,润泽文脉,可造文峰塔、三元桥,必补山水之形胜,助文风之兴盛。

 

或许历史的巧合,南通建城千年中的前500多年里,没有出什么名人。直到16世纪初明后期,方有了凌相凌楷兄弟、马坤、陈尧陈大科父子及侄儿陈大壮、顾养谦顾国宝祖孙以及范风翼、包壮行等近百个进士,遂出了胡长龄、张謇两个状元。

 

 

其实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人才辈出,这是历史的必然,以塔附会,仅是美谈而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