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房子没盖好就卖才叫房地产?

(2012-03-07 02:11:04)
标签:

杂谈

    在宏观调控 “使尽浑身解数”取得一点效果的2012年,北京等一线城市核心区域的房价却依然没有多大变化,针对购房人的限贷、限购,和针对开发企业的土地开发期限、资金监管等手段,只是局部起到了一些作用,而调整房地产预售制度,很少有人提过。


    “房子没盖好就卖,这才是房地产。”这一点已经成为市场买卖双方共同认可的 “行业规律”,自打有了房地产,谁也没有质疑过。


    盖房子的,基本上算算拿地的成本和手续的费用,有了这些钱就可以立项、开工、卖楼了。


    买房子的,基本上算算凑够了首付款,就敢签合同、贷款,然后等着入住和升值。


    在中国楼市发展的十几年里,这个思路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你我何曾不都是这样认识房地产的?


    赚到钱的房产商,哪个不是因为“有想法”、“有关系”和“有手段”迅速扩张,导致今天的调控需要政府行政干预来控制市场投放总量?


    赚到钱的购房人,哪个不是因为凑够了首付款就买房,以房养房、卖合同卖楼花都成了不同人身价升值的手段,以致今天还要通过“限购”、“限贷”来控制他手里房屋的套数?


    房地产预售的无节制,让房屋这个生活必需品成了地道的金融产品,才导致了疯狂投资、投机,“买将来”顺理成章赚钱,逐渐演变成了“赌将来”,这才是房地产业发展的危机所在。


    一套房子乃至一个生活区,只靠一个沙盘和几张图纸,就能给购房人描绘出未来生活,我们不考虑开发商“说话不算话”的成分,单说投资心态,上千户业主用自己半生积蓄和银行的现金,买了刚出地面啥都看不懂的砖瓦和结构,我不赚钱太没天理了吧。但是这一切,被看成中国楼市 “法定”程序,无人质疑。


    国外发达国家也有预售制度,但是资金监管却发挥着重要作用。美国的预售,开发商开发多少,购房人按比例支付,公寓须超过一半预订才能收订金,并且由第三方监管。日本则有更严格的预售管理,原则上不认可预售,非要预售的,卖方要向金融机构提出申请,并且担保和承诺,房子盖不好,购房人无损失。


    真的可以用严管预售的手段,来改变中国人 “买楼花”、“卖地皮”的房地产投资心态,为什么楼房就不能像电器产品一样,让购房人“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成为消费品,而购房人也以消费者心态,走出 “虚无楼市”的怪圈,让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呢?

                                                            法制晚报评论员蒋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