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日子,平平静静的看了些片子。
好的不好的都有,离我太近的国产的,港台的不好的戏,请原谅,太近,千丝万缕,不便多说。
《越狱》第二季上半部分,13集之前,不错,至少比二十四小时的第二季要好。
刚看完《马背上的法庭》,老冯滑下去了。
虽然离得很近,却还是忍不住想说两句。大约因为想说的是好话吧。
片子讲的是我国西南边陲,穿行于少数民族村落的一支乡村法官队伍的故事。人物很简单,五十岁的乡村法官老冯,即将因政策变动而离开工作岗位的摩梭族书记员杨阿姨,第一次下乡参加工作的一族大学生阿洛。
整部片子讲的是队伍穿行一趟的事,故事不复杂,人物属性,关系也较比简单,外景地云南的风景很美,片子在导演通篇长镜头,简单音效的讲述下,娓娓道来,风格有点像80年代的中国电影,李保田老师也保持了他一贯的高水准,虽然,他前后带着的乡音“嘎”,听着有些别扭,但这并不影响全局看来,我作为一个观众去理解他想要表达的人物的感情世界。
分散的少数民族,辛苦的高尚的基层法官队伍,我完全理解编导演的意图,但也不得不遗憾的说,片子有些慢了,看到四分之三时,我有些坐不住了。。
这个时代不允许我们以这种方式来讲故事尤其是这种故事了,在这里我忍不住想提一下好莱坞,美国人的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大多数不是纯教育片,但他们的片子那一部里不是充斥了爱国主义呢,回想一下,我们看到的任何一部美国影片里,哪一部我们没看见一面面飘荡着的美国国旗,不要说那是应为他们的大街上充斥着国旗,而我们的民族性使我们虽然爱国却不会如他们般外露,但那些镜头里的国旗可都是电影导演们有意留下的,因为处理穿帮镜头太容易了。
我真心喜爱这部影片要讲的事情,就像我说过我喜欢的片子《焦裕禄》是一样的,原谅我因为时间久了记混了--南/兰考。但是在这个浮躁的年代再选择这种方式来讲述这样的故事不行了!金子般的内核迫切的需要如超女超男般炫目的包装来展示啊..
当然,我们的国情也许意味着我们立意鲜明的去歌颂一些事情的片子是比较多些,这就不说了,但就我个人而言,我更希望看到我们的银幕上活跃一些俗得像《泰坦尼克》一样的爱国主义的片子,
那样,
至少被感动的人能多些。
敬礼!!!
向老冯法官,杨书记员,
向像冯法官,杨书记员们一样穿行于祖国西南边陲的乡村法官们!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