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美白中国美容时尚报杂谈 |
分类: 美容 |
初夏是一年中美白护肤的关键季节。在长期的美容工作中,我注意到,美白几乎是东方女性美容的第一求。如今,很多女性已有很丰富的美白知识和经验,这里与资深美白达人做深度美白护肤问题讨论,深入解答美白最普遍的疑惑问题,满足美白女性更多而专业的升级需求。
有美肤专家提出,从光学原理看,40%的光线会被肌肤吸收,而肌肤表层反射光仅占光泽呈现的5%,55%的透亮光泽来自于肌肤深层透射。所以肌肤不够光泽的原因其实在于:肌肤不够饱满盈润;血液循环差;肌肤容易出油、毛孔粗大等。要让肌肤从根本上透亮,持久、深度保湿是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步骤,最后才是促进细胞正常代谢,改善血液循环。因此,美白并不是一味地去角质或者“漂白”,全方位地了解美白的前因后果,才能对症下药。
探寻美白难的成因
坚持使用美白成品却依然没有成效,是应该换产品?还是使用浓度更高的美白产品?市场上琳琅满目的美白产品,究竟哪一款才适合自己?其实美白难并不仅是通过更换产品就能有效解决,必须清楚了解皮肤变黑的原因。
皮肤为什么会变黑?
皮肤变黑并不直接由黑色素细胞生成的,而是皮肤中化学反应的结果,最终促使皮肤中酪氨酸转化为黑色素。这种是正常的细胞功能作用,但是紫外线、荷尔蒙或一些疾病会造成这种反应过度,令皮肤局部变黑。
如果这个过程仅是黑色素生成物这么简单,美白就不困难,这其中还伴随着过量的自由基反应和炎症反应。过度的炎症反应会伤害细胞,使细胞不能充分完成自我修复,伤害积累过多,又难以自我修复,就会引起色素沉积。除此之外,皮肤老化伴随的细胞移除“垃圾”能力的降低,也是肤色变黑的原因。
减少氧化和炎症伤害也是美白的一部分
在黑色素生成过程中扮演最重要角色的是酪氨酸酶,美白产品一般都会添加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成分,不过只抑制酪氨酸酶对于美白还不够,黑色素从形成到分布在角质层细胞里是一个连锁反应,其中还有氧化和过度炎症的反应。所以选择美白产品的时要让保养成为一有机整体,抑制黑色素细胞活化、抑制酪氨酸酶、减少氧化和炎症伤害、阻止黑色素传导、抑制黑色素分布等是最重要的几步,只有这几步互相辅助和补充,才是完整解决色斑问题的方案。
如果解决方案中能添加淡化已有黑色素、加速角质细胞代谢的成分或步骤就更为理想,淡化已有的黑色素是很直接的“漂白”,加速角质细胞的代谢会让分散有黑色素的角质细胞脱落掉,直接带走黑色素,所以很多美白产品既能让人看到即时效果,同时又会伴随着皮肤的不适反应,其原因就是添加了角质剥脱的成分,有可能造成角质过度剥脱,如果这时不注意对脆弱皮肤的保护,很容易出现晒伤、泛红、发红疹等敏感状况。
美白“瓶颈”从何而来
去角质、精华液、美白面膜一个也不少,为何美白的进程仍然毫无进展?那是因为有些问题你还不知道。
去角质成分有累加效应
——美白不成,甚至引发过敏
通常做法:表皮层的自然新陈代谢规律一般是28天一个周期,但是有些皮肤因为种种原因,原本应该自然脱落的角质细胞没有脱落,而是不断堆积,从而导致皮肤发黄、粗糙等种种问题。而一旦使用了诸如果酸、水杨酸等具有去角质作用的成分,改善皮肤正常的新陈代谢,帮助未脱去的死细胞正常脱落,便可以加快皮肤恢复原有的颜色及光泽,出现美白的效果。当然,化学焕肤的方法也会有类似的效果,因为其原理是同样的,只不过效果更强一些。
究其原因:这也就意味着,如果平常对于角质层的维护工作比较注意的话,那么采用这种原理的产品就不会再有美白加乘的效果,相反可能因为其含有的相关成分和原本一直使用产品的相关成分有一个累加效应,从而对皮肤产生额外的刺激,这一点恰恰是使用酸、酶等成分时需要特别注意的。
忽略防晒的重要性
——频繁更换防晒产品,反而降低美白效果
通常做法:在很多人印象中防晒产品只能使皮肤不再继续变黑而已,因此常常将美白步骤优先于防晒,美白产品精心挑选,对于防晒则是草草了事。其实这只是静态地看待皮肤,而忽略了皮肤的新陈代谢。
几乎所有的美白成果都要通过防晒来保持。为什么防晒可以美白呢?表皮层的细胞一般新陈代谢的周期是28天,如果不使用防晒产品,那么必然就会处于紫外线的照射之下,也就是说人们所看到的皮肤肤色其实不是自己真正的肤色,而是经过日常紫外线照射下变黑之后的肤色。而一旦使用了防晒产品,新陈代谢后新生长的表皮细胞没有经过大量紫外线的照射,自然就可以保持真正的肤色,即比之前的肤色要白一些。
究其原因:这也就意味着,如果平常充分注意防晒的话,那么通过这种原理起作用的产品就不会起太大的效果,甚至可能因为现在用的美白产品的防晒效果不如原有的,反而更黑了。
依赖美白洁面乳
——其实对美白的功效并无加乘作用
美白洁面乳真的能美白吗?通常做法:在众多美白产品中,美白洗面乳似乎必不可少。这种错觉是因为坚信“产品要成套成系列使用”造成的。但其实一支洗面乳对美白的作用究竟有多大呢?
去角质多过深层美白
究其原因:首先想想,黑色素存在于皮肤的什么位置?洗脸时所添加的成分,可否达到美白的作用?
“‘黑’有很多种,有先天性色斑,例如黑斑、雀斑、痣等;有后天性色斑,例如晒斑、肝斑等。先天性斑的色素,沉淀于皮肤的较里层,往往到达真皮层。一般无法经由皮肤角质新陈代谢的方法,加以祛除或淡化。而后天性斑的色素,沉淀于皮肤的表皮层,则有可能因使用美白成分,或者是经由皮肤角质的代谢,来去除或淡化。因此化妆品所能作用的色素,主要为后天性斑。”
后天性斑,尤其是因为紫外线引起的晒黑肌肤,最为容易经由适当的护理恢复白皙。能够明显美白的原因是:后天性的黑色素,是在较表浅的基底层制造产生的缘故。而表皮层的皮肤,会在28天左右,自然地由基底层推向角质层代谢脱落。所以,即使不用任何手段进行美白,只要避免太阳直晒,坚持一个月,皮肤就会恢复原来的白皙状态。换句话说,使用的美白洗面乳,如果需要使用一个月才看得到效果,那么可能是皮肤自我修复的结果,而不是产品的功劳。
美白成分添加在洁面产品中,能作用到皮肤的哪一层次呢?如果拿果酸对皮肤的作用方式来比较,美白成分的作用模式与果酸大不相同。果酸只要接触、湿润到皮肤的角质层,就可以发挥去角质的效用。而美白成分则必须渗透到皮肤的基底层——黑色素的“发源地”,才有机会进行美白的作用。
洁面乳无法选择性地保留美白成分
美白成分大多数是执行“阻止酶活化”的工作——即阻止黑色素生成。所以,必须有相当浓度的美白成分留守在皮肤里才能进行。但是,洗脸这个动作没有办法同时将脸上的污垢洗掉,又能选择性地留下美白成分。换句话说:所有添加在洗面乳中的水溶性成分,都无法有效地在洁面后还依然存留在脸上。但有一种例外,就是含果酸的洗面乳,因为果酸加速了老旧角质的脱落,使表皮层新陈代谢的速度加快,自然可以看到白皙的肌肤。
让美白面面俱到
为了让美白产品物尽其用又不损伤皮肤,有些知识要及时补充。依照皮肤的年龄操作,不要过分贪恋美白成分、不过于追求高浓度都是要注意的要点。
防晒产品只是防晒的最后一步
很多人以为只要使用了防晒品就可以肆无忌惮地晒太阳,有些商家也会出现误导消费者的信息。其实使用防晒品最重要的观念就是:使用防晒产品是防晒工作的最后步骤,并非是第一步或是唯一的方法。正确的防晒做法应该是先做到尽量避免在正午时分外出晒太阳、尽量使用或找寻遮蔽物件来减少阳光直晒,此外再依照气象局预报的紫外线指数来搭配适当的防晒措施,最后再使用适当、适量的防晒品做好完整的防晒保护措施,这样才是正确完整的有效做法。
除此之外,以下原因也会导致越涂防晒就越黑:
1.防晒系数不足;
2.系数够,但使用的化学性防晒产品,对其中化学防晒成分轻微过敏,引起发炎,继而变黑;
3.系数够,但是物理性防晒成分堵塞毛孔,导致角质和黑色素堆积;
4.没有补涂,接受日晒时间太长。防晒品的效用是有时限的,最好4小时能补涂一次才能保证效果。
防晒+美白?复合配方不如分头行动
美白和防晒的复合配方,就目前的原料水平来说,是不太有必要的。
如果选择的是物理防晒,那么可以做一些“美白+防晒”配方。但如果物理防晒,同时还强调防水、防脱、防渗,那这时候“美白+防晒”的美白意义当然就会受制于“不易渗入”而无法达到效果。如果选择的是含有化学防晒剂的“美白+防晒”,没有防渗防脱,还强调清爽透气舒适,而且很容易卸妆,这样美白成分、化学防晒成分,所有小分子油性、水性成分,都可以自由通行。对皮肤来说,是弊大于利的。
有没有可能出现“美白+防晒”的完美产品?当然有可能。但无论怎么用心配方,美白与防晒分开来,才是最好的选择。而防晒本身对美白就已经有很积极的意义,也不必强求它一定要有太多的附加值。
熟龄肌美白前必须先养肤
年轻肌肤的细胞再生能力强,而熟龄肌的真皮层、表皮层的活细胞新生能力、代谢能力,都会比较弱。所以,当黑色素细胞制造出黑色素的时候,邻近的角质细胞会被“染黑”(黑色素透过黑色素体传递到角质细胞),但是年轻肌肤就是能够以28天的速度,替换掉所有的角质细胞,自然地变白。但是这一过程,对于熟龄肌来说就会自然延长,因此不论所用的美白保养品,美白成分浓度多高、抗氧化、协同美白成分有多么齐全,都必须正视表皮层活细胞的健康问题。把皮肤养得够健康,黑色素的代谢才会快,美白成分的使用才真正有意义。
美白成分不是越多越好
产品是有效成分多好还是成分简单好?这个看似矛盾的问题其实并不矛盾。
从产品的诉求而言,诉求的功效需要多种成分互相辅助才能达成,就需要成分种类较多,美白就是一个需要多种成分共同实现的功效。如果诉求简单,只是保湿,那就简简单单即可,这样也就减少了原料质量差别对产品质量影响的风险,如果简单的功能却用了太过复杂的配方,对皮肤来说也多余,对于厂商来说,也是不必要地提高了成本。但在有效成分上,应有主次之别,以某一种有效成分为主,其他成分作为辅助,如果一个产品把各种热门美白成分都包含其中,就需要考虑一下,它们的浓度是否能达到效果?这么多种类的功效成分需要多少辅助成分,成分过于复杂对皮肤是否负担过重?无论功能型产品有多么吸引人,皮肤的健康才是一切护肤的前置条件。
熟知几种重点成分
来路不清的药不吃,成分不明的产品也别用。读懂全成分表可能有些难度,那就记住几个重要的吧,比如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烟碱酸(维生素B3)等都是相对更安全的美白成分选择;而左旋C经常被标为L-AscorbicAcid;传明酸(Transamin)、氨甲环酸(ranexamic Acid)等。在购买美白产品之前,这些成分也都需要关注或询问。
高浓度风险也更高
功效性产品比较注重有效成分的浓度,但高浓度就一定更好吗?
比如高浓度维生素C(或者左旋C)的产品易失活,可以利用双室干湿分离,使用前再混合的方式保有其最高活性价值。也可以配制成液体(但不使用水为溶剂,改用有机溶剂)。当然也可以利用防褐变的无机盐类加入配方中,稳定延长活性效期。但不论哪一种方式,最后擦在皮肤上的pH值都非常低,酸度很高。
但是过度的酸,对皮肤来说,就是一种刺激。而对于用溶剂配制的维生素C,溶剂不仅把维生素C送入肌肤,更把自己也深度渗入肌肤与微血管,这样难道不是提高了使用风险吗?
而且就效果而言,用高浓度的左旋C就会白吗?左旋C可以淡化黑色素,但也不能去除黑色素,在理性的范围内选择安全的产品才是对皮肤负责。
TIPS
不能相信即时美白
“见效快”是美白产品广告中经常可以看到的一个指标,但是美白产品不可能立刻生效。即使是采用去角质原理的产品,除非使用高浓度的化学焕肤,否则也是一个渐变的过程。
那么为什么很多人用了美白产品之后会有立刻变白的感觉?除了主观的心理作用外,就在于很多美白产品尤其是面膜,都具有补水的效果。脸部皮肤水分充足了,自然会看起来白一些。就像长时间泡澡之后皮肤也会发白,但这其实并不能说明水能美白。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有很多“来历不明”的产品中违规添加了违禁物,见效快,但对皮肤伤害也很大,甚至会危害身体健康,千万要谨慎选用。
维生素C怎么保存
维生素C怕水、怕热、怕光,维生素C的衍生物除了容易失活,对酸碱值也非常挑剔。所以想让维C活性更安定,冰箱冷藏或者选择粉剂型、少水分的保养品会更好。
白皙建议:温和去除老旧角质
虽然去角质能去掉老旧角质提升肌肤的“透亮感”,但是,别忘了“黑”也代表 “潜在发炎”,所以温和也是需要考虑的重点。
使用具美白功效的柔肤水,可以温和地软化老旧角质,化妆棉片蘸湿爽肤水打圈轻轻擦拭,只是需要注意选择丝光、摩擦小的棉片,注意不可用力过猛、沿着脸颊向太阳穴方向擦拭。这样可以使原本不规律的角质层细胞恢复原有的透明度,帮助肌肤提高渗透力,即时提升肌肤的光亮度,同时也可以提高肌肤含水量,令肤色透亮光泽有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