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什么是2008中国第一手势(组图)

(2008-06-04 18:12:59)
标签:

杂谈

 

什么是2008中国第一手势(组图)

 

   看到文章的标题,不少人会好奇地问,什么是2008中国第一手势?这个手势是由中央文明办,北京奥组委,中央电视台等联合推出的中国奥运加油手势,做法很简单,击两下掌,竖起拇指,再击掌两下,伸出双拳,手势动作同时,高声口号“奥运-加油!中国-加油!”。这个手势将会在整个奥运会比赛期间,当各赛场场馆观众入场后,由选拔出的手势推广大使教给大家,并在场间引领全体观众和运动员发挥使用。近期,这一国字号手势的推广活动已大力启动,央视有重头特别节目将连续播出,各大主流媒体也将着力推广。姚明,刘翔,楼云,萨马兰奇,金庸,成龙,章子怡,周华健,桑兰,李双江,黄晓明,黄圣依等各方名人已参与了这一强大的推广活动中。

 

   我有幸成为这套手势设计推广专家团队的专家成员,参与了其中的工作,以我的专业角度,我更多认为这套手势不仅将在奥运各大赛场被统一使用,还会借奥运独特的氛围和强大的关注力在社会各层面得以更广泛的传播和使用,成为本年度带有奥运印记的最引人注目和流行的一大中国式手势。事实上,我注意到,在近期抗震救灾的一些电视报道中,已看到了这种手势的使用。这种简便有力的手势可以更换不同的目标相关词,易于被广为使用。比如用在奥运是"奥运-加油!中国-加油",用于抗震救灾可以是“四川-加油!中国-加油!”等等。

 

   手语的意义和作用是极为特殊的。大多人都知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的说法,却很少有人知晓“手是心灵之窗指向”这句话。人的双手与大脑间神经的关联远多于人体其他部位。因此,手能够更好更准确地表达人的内心思想和情感,在激励团队或与他人交流时,以手势强化表达是最直接和有力的

 

   有国际专家的研究表明,语言是近期才成为人类的沟通方式(大约在200万年至50万年前),在此之前,在人类口语尚未进化完成之前,肢体语言和咽喉发出声音一直是传递感情和信息的主要方式。国际肢体语言专家阿尔伯特。麦拉宾有这样的研究结论:人在彼此交流中,一条信息产生的全部影响力,7%来自语言(仅指文字),38%来自声音(包括语音,音调等),而55%来自身体语言。还有国际专家有这样的观点:话语(指文字)的主要作用是传递信息,而身体语言左右着人与人之间思想的沟通。这表明,身体语言在人类沟通和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只是如今人们更多的把注意力集中在了口语上,忽视了身体语言的重要性。

 

   生活中,也许你早有这样的感受,当你借用身体语言特别是强有力的手势时,往往可以更明确地表达内心状态,让身心在表达中更加通透和畅快

 

  身体语言的另一大特点是具有很强的感染和传播性。其实,人类大多基本交流讯号是全世界通用的,比如高兴时会微笑,悲伤时会皱眉头;点头表示赞同,摇头表示否定。还有一些特定手势也有广泛的通用性,比如“OK”。研究者多认为这种手势源于19世纪初,由美国报界率先刮起了一股以大写字母代表词组的风潮,之后这一手势在美国风靡一时后在世界得以传播。还有人们熟悉的“V”形手势,研究者多认为这一手势起缘于丘吉尔,他用这个手势代表胜利,之后在世界各国风行起来。从这些手势得以广泛流行的原因不难发现,国力强盛,积极向上,简便易行是三大要素。因此,中国式奥运手势借助了天时地利人和的良缘,它的推广和流行性应该不仅在中国,还可能更为广泛。

 

  应该说,设计这套手势起初更多的是为了奥运赛场的文明礼仪。那天,央视相关负责人急迫地打来电话,邀请参加专家团队的工作,希望为这套手势做一些诠释等。介入后我发现,其实这套手势的作用不仅在赛场内强化文明礼仪,也不仅以此加彰显国人的文明素养和形象风貌,更大的意义还在赛场外,激发和燃烧民众长年积蓄在心的蓬勃激情,凝聚和汇集更强更大的社会力量,让中国在2008为世界留下深刻的印记和中国符号!

 

什么是2008中国第一手势(组图)

 章子怡演示中国加油文明手势

 

什么是2008中国第一手势(组图)

 李咏王小丫携手推广文明加油手势

 

什么是2008中国第一手势(组图)

 黄圣依练习中国加油文明手势。

 

什么是2008中国第一手势(组图)

 黄晓明推广中国加油文明手势

 

 

 专家解读相关链接:

    手,人类身体最灵活的部位,手的表情—手势,使人类肢体语言具有最丰富的内涵。

    手势,人类沟通不可或缺的工具,是人们内心情感的外化,也是个人形象的体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共处发挥了语言所无法承担的功能。

    当手势集合成为一种语言,它就是一种文化,沟通的是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群。

 一、手势设计

    体现奥运精神:“更快、更高、更强”。

    体现“加油”手势的国际通用性,同时具有中国文化特色。

    不触及其它国家、民族的普遍禁忌,避免对宗教、文化等无意识冒犯。

    群体动作时富于节奏感和整体视觉震撼力,强化赛场氛围。

    契合时代精神和大众心理,有利于外延的扩展及适用范围的延伸。

二、手势详解

1、手势第一步—鼓掌两次 (同步口号:奥运!)

 什么是2008中国第一手势(组图)   

 

    动作:鼓掌。

    起源:有一种说法是:2000多年前,在一支与古罗马交战的民族里有这样一个习惯,当首领讲完话或发出号召后,士兵们会敲击手中的武器,发出声响以示支持。这一习俗发展演变为“鼓掌”。

    中国内涵:鼓掌作为通行礼仪是由外传入,但也可视为中国传统礼仪在现代的传承与发展。就其最普遍的“欢迎、致意”一义,最适合表达中国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好客传统。

    普适含义:多表示赞成或欢悦。

    延伸含义:有欢迎、鼓励、赞赏、祝贺、感谢等多重含义,属积极、正面含义。其表达的情感强度与鼓掌的热烈程度及持续时间成正比。

    文明手势设定含义:鼓励、喝彩。

2、手势第二步—两手握拳、大拇指向上竖起,双臂向前上方伸展(同步口号:加油!)

什么是2008中国第一手势(组图)

    动作:竖大拇指。

    起源:在罗马时代,人们常用竖起或扳下大拇指分别表示角斗士的生或死。千百年年来,大拇指一直被当成权威和力量的象征。

    中国内涵:是中国人表达“最好”、“最棒”的传统手势,代表肯定、赞扬、敬佩等含义。

    普适含义:多表示对某事之激赏,对某种极致程度的认可。

    延伸含义:有感谢、佩服、崇敬、祝福等丰富含义,因习俗不同,还有以此表示数字、或搭车等含义。在群体场合基本为正面理解。竖起双手大拇指是人们最常用来表示自豪、夸奖和赞许的手势。

    设定含义:赞赏、钦佩。

3、手势第三步—鼓掌两次(同步口号:中国……)

什么是2008中国第一手势(组图)

   4、手势第四步—两手握拳、向上伸展双臂(同步口号:加油……)

    

什么是2008中国第一手势(组图)

       动作:握拳伸臂。

    起源:握拳为人类用力时的本能反应,后逐渐演变为意志和决心的表现。握拳时伸臂加强了动作的可看到(到达)性或威胁性,具有夸张的特点。后因其象征仪式感强烈,逐渐成为群体性活动中最常用的动作之一。

    中国内涵:大型体育比赛或各类竞技活动场合中,该手势是较常用的一种。有欢呼、庆祝、号召的积极含义,其情绪所带来的张扬更增添了群体团结一致的意味。

    普适含义:代表力量和决心。

    延伸含义:有表达气势、激动、兴奋、激励等含义,基本没有歧义。

    设定含义:团结、和谐,力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