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成都女友千里寄腊肉驱寒温暖腊肉炒菜饮食污染情感 |
分类: 消冰煮茗香(品百味) |
阳台蒲公英:停不了的爱 雨云摄于2月20日
上周六,成都女友打电话来的时候,我正在SPA。近段时间常觉腰酸,用精油开开背,再做一下脸部护理。虽然一张脸一天天老去,适当的爱护却是要的。女友问我具体的地址,要寄腊肉我尝尝。我一下子惊住了,连声说不要不要。对于腊肉,这是我再熟悉不过的食物了。我曾不只一次地在《腊,腊月的腊》、《鄱阳湖的草》中提到这令我垂涎的腊肉了。只是从江西移居厦门后,气候湿热容易上火,再加上体质的原因,我离辣椒渐渐远了,也离腊肉渐渐远了。偶尔回家乡,母亲都要塞些腊肉给我,有时还有二姐给的黑猪腊肉,勉强带些,冰箱一放就是大半年,到后面基本上都不想带了。有一年母亲来厦门过春节,大包小包沉甸甸的,一打开,又是腊肉。母亲说,你不吃,我吃。我知道,这不仅仅是母亲的心意,还是母亲为我的打算,她总是怕我多花钱,为我省钱了。我也就笑笑,不说什么了。
一听女友电话,她竟然千里迢迢的要为我寄腊肉。我马上想到的就是上火,还有遥远的寄费,赶紧一叠声地不要,太麻烦了。女友也赶紧解释,说是自家养的猪,没有喂添加剂饲料的。如果我怕上火,可以放在冰箱冰冻着,吃个一年都没问题的。这下我不好意思再拒绝她的好意了。以目前大家对猪新闻的关注,她的一句自家养的,仿佛出污泥而不染,给我情意的震撼,也勾起我的一些回忆。
儿时,我的父母除了上班,种菜园,也养猪的。地里的薯藤、菜叶、南瓜,还有我们放学割的猪草、家里的剩菜剩汤都是猪的主食。一大桶猪食煮好后,加上两瓢米糠拌一拌,就是猪的美食了。一桶倒下去,那猪就低着头,津津有味的享用了。到年底,会有屠夫围着长兜挨家挨户地帮忙杀猪。至今还能回忆起,我家屋头挂着的长条条的猪身子,在屠夫的手中一分为二。杀好的猪,常常一半用来做腊肉,晒干,吃个一年半载。另一半有些被邻居分了去,有些送了亲戚,有些做成了美味。那时的猪肉也特别好吃,母亲几乎不用放什么配料,扯几根香葱,切几粒辣椒,就色香味俱全,解足了我们的馋。来年三四月,一头小猪又进了家里的猪栏,然后又是一年的企盼。
女友寄的腊肉不到三天就到了我的手上。女友又是一番可爱的叮嘱:腊肉可以一次性煮一大块,这顿吃不完就放在冰箱里,下次蒸糯米加玉米粒的干饭时,放几片在蒸好的干饭锅里闷热吃,干饭的味道也美得莫得说,流口水了!有几块坐墩肉(猪尾肉),看起来很肥,但吃起来不觉得油腻,我们一年很少吃市面上的猪肉和鸡肉,都是老公的父母自己喂的不加任何药物的。想起那些给猪吃添加饲料,催长药之类的商人,我就来气呢!
这一日,厦门正下着很久没光临的雨,温度也随着雨水降得厉害。傍晚,踩着积水,冒着大雨回家。同车的同事一下车,就说好冷。推开家门,赶紧自己给自己温暖。先是脱了湿袜,换上干爽的棉袜,然后煮饭炒菜。炒腊肉是必须的。只是我没有时间按女友的方法做,就切了几片腊肉炒芹菜。随着腊肉的肥片渐渐透明,瘦肉紧缩,久违的腊香开始在厨房弥漫。再来一盘酱油水,再掏出墙柜浸泡的当归酒,小酌。身子的寒气一点点被驱离,胸口热了。我知道,这不仅仅是几口酒的给力,更是千里寄腊肉的温暖。哦忘了,和腊肉一起到来的还有自制的腊肠,改日再尝。
2013-3-26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