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说中的亲情

(2012-08-01 11:15:39)
标签:

林先生的小孙女

克洛岱尔

战乱

异国

冷漠

巴克先生

亲情

分类: 还烹龙井水(读好书)

小说中的亲情

                                                     ——读菲力普·克洛岱尔的《林先生的小孙女》

 

 小说中的亲情
每天泡茶的建盏                           雨云摄影

 

     尚雯婕翻译的,法国作家菲力普·克洛岱尔的小说——《林先生的小孙女》,由译林出版社出版,硬皮小32开。小说约五万来字,故事情节简单;人物也简单,语言更是简洁、明快,非常好读。

     小说讲述的是,年迈的林先生因战乱离开破碎的家园,搭船来到一个西方国家,栖身于当局安排的收容所。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群,陌生的语言,让林先生倍感异乡的灰暗与冷漠。唯一让林先生牵挂的,就是他怀里轻易不离身的小孙女。小孙女吃好睡好是林先生最大的愿望,其他都不要紧了。

    孤独的林先生常带小孙女到公园散步,由此结识了孤身的巴克先生。两个人语言不通,却比手画脚地聊得非常开心,生活忽然给了林先生一丝温暖,让他有了伴。但有一天,当局转移了林先生的住处,甚至来不及通知巴克先生。在环境较好的收容所,林先生日夜想念着巴克先生,但他已经被管束监控,失去了自由,连收容所的大门都不能出。至此,林先生的愿望就是逃出去,找到巴克先生。找到巴克先生,就是重新找回友谊,找回人间的温暖。

    故事最后,林先生终于设计逃脱了白衣人的监视,逃离了收容所,步行向城市走去。林先生的怀里,小孙女穿着巴克先生送的裙子,漂亮极了。而他自己,为了寻找记忆里的公园,走得疲惫不堪,甚至丢掉一只鞋,被人赶被人骂,像一个城市的流浪人。在他绝望的时候,他的朋友巴克先生也正守在公园里思念着他,等待着他的归来。马路两边,他们终于看到了彼此,林先生不顾车流,在“你好”中奔向巴克先生……

    故事叙述中,有一条线索把人物紧密相连,反复出现,就是林先生每天给小孙女唱的歌谣。那是林先生从他的祖母那听来的,祖母又是从祖母的祖母那听来的。歌谣来自久远的年代,每当村子里有小女孩出生,女人们就为小女孩唱起这歌谣,从村庄诞生起就传承着这个习俗。战乱中,小孙女的爸爸妈妈都被炸死在田里,林先生接下了这个习俗,实际上也意味着人类的繁衍生生不息。这是亲情是爱的延续。

    林先生为小孙女唱的歌谣大意是:

    “清晨终究会来,

    光明一定重回在地,

    新的一天终会来到,

    总有一天你也将成为母亲。”

    每次林先生哄着小孙女,唱着这首歌谣的时候,我都会鼻子发酸。战争带给人们的伤痛是永远无法弥补的,可活着的人再无奈再无助还要活着。这个活着,不仅仅是生存的问题,而是要活得有自由有尊严有爱。所以林先生最后才逃离了有吃有喝有睡可以生存的收容所,投奔到给了他友谊的巴克先生。

    由此我想到了阅读过的,索伦蒂诺整理、林一安翻译的《博尔赫斯七席谈》,书里有博尔赫斯对爱情和友谊的独特见解,他说:“之所以产生爱情和友谊,是因为我们感受到,别人的话语后面,还蕴涵着一种亲情。”

    我想,我是更深刻地理解了林先生最后的行为,理解了作者要告诉我们的,因为以此发展而来的友谊必是长久的。这是比任何惊险的故事情节更能让读者接受并感动的,有着“亲情”味道的友谊。

    (《林先生的小孙女》(法)菲力普·克洛岱尔著 尚雯婕译 译林出版社 2009年1月 定价:18.0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