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邂逅一本自己的书

(2012-04-28 07:05:58)
标签:

厦门晚报

厝边书橱

读书人

大江健三郎

邂逅书

血管相连

理解

雨云书评

分类: 还烹龙井水(读好书)

邂逅一本自己的书

4月27日《厦门晚报》截图,感谢编辑!

 

    1994年获诺贝尔文字奖的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不仅仅是位小说家,更是一位读书人。他与书店合作开办了“大江健三郎书店”,亲自挑选书籍。同时,大江健三郎还定期在书店围绕这些书做讲座,他的“读书讲义”就成了我现在正在阅读的《读书人》。喜欢他对书的感情,他说:“我一直生活在一种感觉中,觉得书房里的书与自己的血管相接相连,现在,面对自己书店里的书架,就好像在重新打量着那一切似的,我为此而感到了满足。”

    阅读《读书人》,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读书带给大江健三郎的影响,他的生活他的写作无不与他发现的书紧密相连,他是与那些书一同生活过来的。

    在大江健三郎9岁那年,他邂逅了马克·吐温的小说《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其后一直阅读这本书,包括它的英文原版书。除了小说语言的表述之美,打动他的是哈克对屡屡帮助自己的他人财产——奴隶吉姆萌发了友情,即使下地狱也决不背叛吉姆。在日本战败一团乱气的状况中,大江健三郎坚持把哈克的话“好吧,我去下地狱吧!”当作自己的方针,有原则地生活着。

    16岁那一年,大江健三郎又邂逅了影响他人生的另一本书《法国文艺复兴断章》,作者渡边一夫是东京大学法国文学专业的教授。大江健三郎很快确定了他的目标,前往东京大学学习。还是在16岁,《爱伦·坡诗集》的语感深深迷住了大江健三郎,男性化的文体,《平家物语》武将会话般的语言,温和如平安王朝的女性话语,使这个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内心感受到了震撼。他开始对文学语言充满了惊异,他的感觉因为《爱伦·坡诗集》萌醒了。他幻想着用那样的文体,那样的语言写出自己的文章来。

    考入东京大学后,大江健三郎邂逅了《艾略特》,阅读了《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再次犹如电击般感受到了震撼。他第一次考虑,倘若运用这样的文体这样的风格进行表现的话,他便要表现生活中的自己。他用了大约半年时间持续阅读艾略特的这部诗集。第二年,《奥登诗集》的阅读,使他憧憬的具有美丽魅力的文章之典型,越来越清晰地显现,那就是小说中如何巧妙地让人物的行走伴随着节奏感,与人物的活动连接,与叙事者对事物的感知相连,与友人之间的对话相连。

  大江健三郎在阅读中领悟小说的文体,写出了小说《奇妙的工作》,此后一直从事小说创作。他对人们的看法,对事物的审美意识,全都是以上四本书在支撑着。正如他说的:只要发现自己的第一本书,在此基础上,如果能拥有这些书召唤而来的其他书籍就更好了,你甚至可以因此而等候着那些书为你召唤而来的相关人士。某时,那些人便真的会作为师长作为朋友出现在你的面前。这是多少美丽的邂逅呀!

    大江健三郎从一个写作者的角度告诉我们他的读书方式。书中还详细介绍了大江健三郎是怎样借助原版书解读翻译作品的,甚至两三年时间专门读一个主题的书(如但丁《神曲》)。最让我感动的是,他在阅读英国诗人布莱克不断变化的悲伤词语中理解了残疾儿子光的悲伤,理解了与此相连的自己的悲伤。并以所读之书为机缘,以孩子为中心进行写作。这样的一本与生活有关的细致认真的读书笔记,带给我们的除了知识,更多的是对生命的思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