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上开花
雨云摄影
(去理坑的路上,灰岩绿树旁,偶尔闪过红艳艳的山杜鹃,很精神,很漂亮。这一处,我们叫石上开花,是特意下车拍照片的。理坑是婺源另一处非常值得一看的古村落,有空会继续整理。)
芭乐芭乐吧
芭乐是我来厦门居住之后的所爱,学名番石榴,俗称芭乐或拔子。
记得第一次吃芭乐是在单位办公室,同事买来的。我看着颜色乳白,有点软的芭乐,迟迟不敢动嘴。同事鼓励我:吃吧,很好吃!我犹豫着咬了一口,特殊的气味,从没经历过的绵软一下镇住了我。我含着芭乐就奔向了洗手池,边吐边叫:“这是什么味道呀!”
时光推移,不知什么时候,Sherry爱上了芭乐,我也爱上了芭乐。于是,我开始经常买芭乐了。有时买乳白的软芭乐,熟透了的。有时买乳青的硬芭乐,脆甜的。芭乐的味道也就常常充满了我的家,爱极。
有次去好又多超市,看见试吃盘里的芭乐,切成了小方块,拌上了酸梅粉。我好奇地尝了尝,脆、甜、酸,再加上芭乐的清香,果然味道奇特。回家如法炮制,Sherry大赞:绝配呀,好吃!芭乐当水果的同时,又增添了如此美妙的吃法。女友们听说我爱上了芭乐拌酸梅粉,苏告诉我什么地方的酸梅粉好,飞扬干脆买了些酸梅粉送我。
2008年元旦,有女友从北方来,住在银行中心对面的源通中心。一天下午,和女友约好了到中山公园的南音阁听南音。在公园西门等女友的时候,我和门口卖芭乐的女人聊天。女人的芭乐大大小小,有青有白,卖相不是很好。她说,是自家种的,可甜了。说着就切了一小块让我尝尝。我想着女友是北方人,应该没吃过芭乐,就挑了两粒品相稍好点的,付了钱。
终于等到女友了,递上芭乐,告诉她怎么吃,然后就去听南音了。等《因送哥嫂》、《出庭前》、《三更鼓》、《见只书》、《梅花操》听完,已是渐行渐暗的黄昏。洞箫的清亮秀美,弦琴弹拨的滴水穿石,再加上双手握扇、身着古旗袍的女子亭亭立于台间的天籁之音,我已经忘记提醒女友品尝芭乐的美味了。直到分手,也不知那两粒芭乐女友吃了没有,喜不喜欢。也许她如我第一次接触芭乐一样,忍不住大叫:这是什么味道呀?想到此,我不觉笑了。
去年冬天,我忽然发现芭乐摊上的芭乐着了别的色,竟然透着丝丝的红。我太惊讶了,拿在手上看了又看,瞧了又瞧。摊主说,买吧,快没有了,再买就要等到明年春天了。这是我第一次看见芭乐有了如此艳丽的色彩。
后来去石村农贸市场买菜,见到那个熟悉的卖芭乐的男子。男子的家承包了几亩芭乐。男子早晨从龙岩坐船来厦门,下午再坐船回去。到如今,男子已经在石村市场卖了十几年芭乐了。他告诉我,芭乐虽然一年四季都有,但只有冬天在大棚里,会有红霜,别的季节都不会。红霜,这是多么美好的词呀,有着季节的烙印,我喜欢。
聊天中,一位白发老人踱着步子过来,弯下腰,挑捡了几粒软芭乐。她起身,对着我笑。我看见她缺了牙的嘴,洞开,很可爱。这应该是一位热爱芭乐的老厦门人吧!
现在,卖芭乐的人,买芭乐的人,在我眼里,都是亲切的人儿了。看来,我也算是痴迷芭乐的人了。如果说苹果是我的至爱,天天有,离不了。那么,芭乐就是我的最爱,天天想,不愿离了。
生活在厦门的人都知道,芭乐是热带最佳的抗氧化水果,有延缓肌肤衰老及美白肌肤的作用。同时,芭乐还富含维生素C,有治疗糖尿病及降血糖的药效,还有醒酒的功能。目前市场上流行的水果饮料就有芭乐汁,我也很爱喝。
施文斌有一首歌,叫《芭乐歌》,是一首失恋的情歌。歌词唱道:“无人看出我眼内,寂寞的模样。我不信,情人拆散会变朋友。敬你最后一杯酒,点唱这条歌。罢了罢了吧,罢了罢了吧!”只是谐音芭乐,取了个闽南人熟悉的水果名,让人记住了这首歌。
瞧,那边小巷子有个芭乐摊子,去看看吧,再买一点芭乐回家吧。不为了爱情,爱情太稀罕,就当为这流水的日子养颜了!
2011-4-13 修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