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兰花
此图来自网络
朋友发来几张画让我感觉。其中有两张兰花图,淡墨描抹,黑白间春意盎然。配以古诗,清雅至致。引用之诗有李世民的《芳兰》,唐彦谦的《兰》,苏轼的《题杨次公春兰》,萧詧《咏兰诗》。笔墨游走,诗画互托,唤起我的一些记忆。
童年时,我们的学校建在一处山坡。石头砌的两层楼,空旷的操场,没有围墙。不上课的时候,我们常常溜到后山玩,采野果野花。春暖花开的日子尤甚。那时节,满山都是映山红,一层层地铺开来,红了一道道山坡,壮观极了。我们把映山红采回家,插在空玻璃瓶里,装满清水,养着。
如果运气好的话,在映山红的花丛下,我们会遇见那么一株两株的兰花。静静地展着细长的叶,吐着淡香,藏在灌木丛里。那时,有的人会大叫:这儿有兰花!这儿有兰花!有的人会窃喜着不作声,数着箭,还有箭上的花朵,偷着乐(我就属于后者)。如果运气再好些的话,会看到一茎九朵的兰花,我们叫它九角兰,是极其难得的了。有时姐姐们会找来锄头,贪心地把兰花整株捣回家,养在屋头墙根下,期待来年花开。这往往是我们的一厢情愿,一是我们不懂得侍弄兰花,二是兰花离了山露的滋养。于是,很少成活。
来厦门工作后,认识一位爱花的同事,每个星期都去逛花市,也养花。养的最多的就是兰花。曾经去她的家看花。那一盆盆兰花叶墨绿墨绿的,长势极好!闲聊中,同事不无遗憾地告诉我,就是叶子长得好,不开花!不开花还叫兰花么?我愕然。盆也换,料也加,就是找不出原因,可能是光照少了。不过,看着这清清爽爽的叶也舒服的。同事自我安慰。后来同事搬家,在高楼顶层开辟出一处花屋,用锁锁着。她带我去瞧她的兰花,告诉我一桩事:有一户人家的花屋失窃了,被偷了好几盆兰花,都是名贵品种,一盆要好几万呢!肯定是早就被人盯上了。这样的活也只有内行可以做的,我们哪里懂?孔乙己曰读书人窃书不算偷,难得养兰人窃兰也不算偷?那时,我不为被偷的人家心疼,只为兰花置于贼人手,穿行于暗夜而叹息。
记得读师范时,同学们没事就爱在黑板上练粉笔,有的是情窦初开的“哑语”,很耐人寻味。我也练,字是没练出什么名堂,倒是很清楚记得是背了张九龄的《咏兰诗》在黑板上涂抹。因为“葳蕤”两字难记,非常用心,记忆深刻,反而忘了整首诗。现在搜索出来: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现在,兰花生长的环境少了许多洁净,可兰花内里的品格应该也不会变。“不将颜色媚春阳”“任是无人也自香”(薛网《兰花》)。人,更因如此,才能活出真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