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腊,腊月的腊

(2007-02-08 21:51:36)
分类: 消冰煮茗香(品百味)

腊,腊月的腊

  

  腊,腊月的腊。我喜欢这个“腊”字。小时候常听母亲腊月腊月地叫,于是懂得了寒冬腊月。腊八,腊肠,腊肉,腊味,腊梅。瞧瞧,都是多么好的词语。我好象也是为了这个“腊”字来到人世的。母亲说,生我的时候,很早就肚子痛了。我不出来,折磨着母亲。挨到了腊月,挨到了鸡叫天明。这整整一个腊月,母亲为了我吃尽了寒冬的风霜。一想到母亲腊月里哺育我的辛劳,我的心就暖暖地感动着。母亲却说,养儿哪有不辛苦的。腊月,是我生命的起始。

 

腊月的腊,读着,那些与腊有关的岁月就一点点铺展开来,带着雪花的滋润,带着梅花的馨香。

 

  腊八。俗称腊八节。原本是佛教节日。相传这一天为佛祖释迦牟尼的成道日。佛寺常于该日举行诵经、法会,并效法佛祖成道前牧女献糜的传说故事,取香谷及果实等造粥以供佛,名“腊八粥”。腊八喝粥传于民间,渐渐演变成为一种习俗。和佛教节日倒无关了。腊八前后,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喝着热乎乎的腊八粥,全身都暖洋洋的。于是,腊八喝腊八粥就有了更多的含义,人们乞求着来年丰收,生活幸福!

 

  腊八粥可以放很多东西与小米同熬。最常见的就是莲子、红枣、桂圆、荔枝等。最简单的就是红豆、绿豆、黄豆、黑豆等。莲子、桂圆、荔枝,小时候是稀罕物。红枣比较常见。红豆、绿豆、黄豆、黑豆是母亲菜园里的产物。要煮粥了,浸了豆,浸了米,细火慢慢地熬。装在白底蓝花的瓷碗里,散些绵糖,搅拌。舀一勺,真是香甜无比,暖到心底里。

 

  腊梅。腊月是梅花月。“梅花香自苦寒来”可能是我记的最早的诗句了。极喜梅花。喜梅雪地里的艳丽。同学中有名字用到“梅”的,很是羡慕。再把“腊”字也用上,就更是不得了。偏偏小学时有位女同学把什么都占了。老师同学腊梅腊梅地叫着,很是妒忌。善自作主,将自己名字中的一个字改成了“梅”。多少占一样呀。惹得批改作业的老师不停地问:是这个梅吗是这个梅吗。不懂我心。

 

读中师时,我们似乎没有不学皮毛的东西。画的,描的,剪的。手工课,老师教我们做贺年片。将亮丽的纸片裁减成合适的大小,对折。翻开,贴上喜欢的图片。我贴的是雪地里盛开的红梅。图片下面配上诗句。我配的是:梅花香自苦寒来。对应的封面按图片的大小挖空了。合上,封面上就印出了美丽的梅花。再用水彩写几个字,通常是新年好,或恭贺新喜之类的。贺卡做好了,非常的漂亮。同学之间互寄。宿舍里每个人都寄。年后,大家把收到的贺卡拿出来评比。当时,我还寄了一张给一位有好感的人,并没想到有什么不妥。直到他告诉我,贺卡太精致了,很喜欢。时光突然“咯”地顿了一下,那枝梅花就烙在了心上。光阴如梭,烦琐的生活中不知他还会偶尔回忆起我亲手做的贺年卡吗?不曾问。

 

  腊肠,腊肉,腊味。立冬过后,俗称雪水时节,可以腌制年货了。腊月初,是腌制的高峰期。腌的最多的是猪肉(鱼要买)。家里养的大猪杀了(接笼的小猪还在养着)。猪肉一半卖了,增加一年的收入。另一半送人的送人,腌制的腌制。这时节,不亚于春节,是我们最开心的日子。有猪血吃,有猪内脏吃,还有瘦肉汤喝。不知母亲的手有什么魔法,瘦肉在她的手里剁烂了,放点地瓜粉,搓成圆子,煮开了再放点葱,就鲜美无比。那是幼时的我喝的最美味的汤。还有猪油渣吃。母亲将猪油、猪肥膘放热锅里熬,边熬边把油装进一只只大把缸里。油快熬尽了,母亲洒些盐拌在猪油渣上,盛碗里给我们当零食。脆香脆香的。

 

  猪大肠洗尽了,灌进肥瘦相当的猪肉,制成腊肠。我最喜欢的是制腊肉。将切成长条的猪肉用盐腌了,一层层码在盆里。一周后,盆里出了水。一条条用麻绳穿了,挂在屋头晒太阳。冬天的雨水少,那腌肉就成天挂着,天黑了也不用取回来。风吹着,夜露着。一点点风干,晒干。渐渐地,晒出了油,晒出了金(黄)。亮闪闪地招摇着。渐渐地,油挂下来,聚在下端,如清晨屋檐的冰凌,不小心就化了,滴下来,渗着腊香。于是,取回去,挂在墙角或是门后。想吃了,割一块。开口烫了,切成片烧菜。配辣椒,配大蒜,配土豆,配蓠蒿。或是就装在小碗里,放饭上蒸熟了。扑鼻的香。这样的腊肉,往往从年初吃到年尾,吃到清明。

 

  有一道美味的腊肉饭一直忘不了。那时我们初相识。他从家里带来一些腊肉,说要煮饭吃。我根本不懂油盐,就随便抓了几把糯米。他把腊肉洗净切片放在淘好的米里。又洗了些大蒜。搅拌均匀后,放水,放煤油炉上煮。水开了,那香气就腾腾地往外冒,馋得人流口水。等到肉熟饭烂,锅底结了锅巴,唾液已经吞了好几口。盛一碗腊肉饭,油黄的饭粒,红紧的腊肉,绿色的大蒜,实在太好吃了。锅巴在锅里烘干了,亮闪闪的,也是脆香脆香的。

 

  后来就一直喜欢腊肉饭,每有腊肉,必过过糯米煮腊肉的香瘾。再后来,离开了家乡。南方的腊月不冷,没有腌制年货的气氛。商场的腊肉多是熏制的,有一股烟味,不喜欢。而且,害怕渗有过多的防腐剂。那腊香的米饭就成了遥远的梦。

 

腊月里最忙的是母亲。腌肉腌鱼,炒年货。还要除尘。没有停的时候。我们却只会跟着母亲解馋。把平时想吃吃不到的东西一样样地吃个遍,直到年三十丰盛的饭菜上了桌。

 

2007-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