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电影 |
这几年一到贺岁档期,中国影坛就会呈现骂声一片的现象。
从《英雄》到《十面埋伏》,再而到《无极》。
各位网路英雄们纷纷把这些片子打进“烂片”的集团。我思考了一个很久的问题,到底什么才叫“烂片”?
我总结过一部电影如果失败的一些重要方面的原因:1.情节的俗套、脱节、不真实或者出现自相矛盾的情况。2.演员对角色处理表演方面的失败。3.影片的主题无法唤起人们的共鸣甚至引起人们的质疑非议。4.画面的视觉氛围让观众感到很虚假(尤其是特效为主的电影)、不流畅、不舒服等而难以继续观看。5.影片长度过长或者节奏处理失当让观众走向疲劳极点。6.上映前的宣传强烈,而影片最终未能达到观众的期望值7.影片过于具备地方特色,其他地区观众因为对该地区的文化没有认识导致不能理解影片的意思或者没有兴趣。8.导演的品位与观众的品位不相符合或背离。9.上映日期时间的错误,影片的题材不适时宜或者已经过时。
当然,上面的总结尽是我一家之言,有所欠缺完整。但是我们肯定能够认识的一个问题是,一部电影让人看不下去,不好看以至失败都是有它的原因的。有时候影片的失败过多,就将其仅有的闪光点给掩盖过去了。
而“烂片”到底又是什么,应该怎样去定位呢?我翻了翻字典。“烂”字在新华字典里的解释在这应为“东西腐坏,喻意为崩溃,败坏”,也就是可以这样去解释“烂片”——败坏的影片。
而真的有这么多片子能够划算到这样一个范围里面吗?“烂片”几乎就等同于一无是处的程度。很多电影只是上映一段短短的时间,在我们都欠缺研究的情况底下,大家就在信息爆炸的网路上高呼“烂片”,到底又是否合理?
我相信电影是属于观众的,而非学者们的。观众对电影会有非常直观的感觉。观众有权去谩骂,因为他们买了票进场而没有得到期望得到的东西。我也是观众中的一员,当我看到电影有所失败时也会直观地表达自己的不满或者失望。但当冷静下来思考,才会发现原来许多所谓“烂片”中,也有非常多优秀的地方。同时要反思自身的素质,是否具备拍一部像大家所说的“烂片”的素质。如果连拍一部所谓“烂片”的能力都没有,谈何拍“好片”。
观众当然绝大多数是没有去拍摄电影的冲动,但电影学院的学生我相信绝大部分是有这样的冲动的。举个例子,一个民工走去电影院看完王家卫导演的《2046》后不能理解,而大骂这是“烂片”,我相信不会有人觉得不合理和抨击。因为他不能理解,觉得没有意义被骗了,最重要的是他花了钱去影院看。而一个学电影的学生,坐在宿舍看完一张《无极》的盗版DVD后,大骂这是“烂片”。我觉得这样做就是没有资格去谩骂的。因为作为一个学院的学生连最基本的理性思维都没有的话,真的是没有资格去谩骂。我并非去袒护《无极》,它的确有非常多的问题,是一部比较令人失望的作品。但你作为电影学院的学生没有经过任何思考和研究就说它是“烂片”,甚至你只是看了一张盗版而如此发言的,是否不合理呢?
如果真的想拍电影的同学,请自己思考一下,你如何定位“烂片”,如何能让自己拍出来的东西不会给其他观众说是“烂片”。很可能,在思考和研究的过程中,你要看的电影就是你一直认为的“烂片”,发现它的亮点,并去指出它不足的地方以及思考自己如何避免这些问题。
所以说,少说点“烂片”,多做点钻研。不知不觉,你会认识到,什么是你眼中的“烂片”,我眼中的亮点。
从《英雄》到《十面埋伏》,再而到《无极》。
各位网路英雄们纷纷把这些片子打进“烂片”的集团。我思考了一个很久的问题,到底什么才叫“烂片”?
我总结过一部电影如果失败的一些重要方面的原因:1.情节的俗套、脱节、不真实或者出现自相矛盾的情况。2.演员对角色处理表演方面的失败。3.影片的主题无法唤起人们的共鸣甚至引起人们的质疑非议。4.画面的视觉氛围让观众感到很虚假(尤其是特效为主的电影)、不流畅、不舒服等而难以继续观看。5.影片长度过长或者节奏处理失当让观众走向疲劳极点。6.上映前的宣传强烈,而影片最终未能达到观众的期望值7.影片过于具备地方特色,其他地区观众因为对该地区的文化没有认识导致不能理解影片的意思或者没有兴趣。8.导演的品位与观众的品位不相符合或背离。9.上映日期时间的错误,影片的题材不适时宜或者已经过时。
当然,上面的总结尽是我一家之言,有所欠缺完整。但是我们肯定能够认识的一个问题是,一部电影让人看不下去,不好看以至失败都是有它的原因的。有时候影片的失败过多,就将其仅有的闪光点给掩盖过去了。
而“烂片”到底又是什么,应该怎样去定位呢?我翻了翻字典。“烂”字在新华字典里的解释在这应为“东西腐坏,喻意为崩溃,败坏”,也就是可以这样去解释“烂片”——败坏的影片。
而真的有这么多片子能够划算到这样一个范围里面吗?“烂片”几乎就等同于一无是处的程度。很多电影只是上映一段短短的时间,在我们都欠缺研究的情况底下,大家就在信息爆炸的网路上高呼“烂片”,到底又是否合理?
我相信电影是属于观众的,而非学者们的。观众对电影会有非常直观的感觉。观众有权去谩骂,因为他们买了票进场而没有得到期望得到的东西。我也是观众中的一员,当我看到电影有所失败时也会直观地表达自己的不满或者失望。但当冷静下来思考,才会发现原来许多所谓“烂片”中,也有非常多优秀的地方。同时要反思自身的素质,是否具备拍一部像大家所说的“烂片”的素质。如果连拍一部所谓“烂片”的能力都没有,谈何拍“好片”。
观众当然绝大多数是没有去拍摄电影的冲动,但电影学院的学生我相信绝大部分是有这样的冲动的。举个例子,一个民工走去电影院看完王家卫导演的《2046》后不能理解,而大骂这是“烂片”,我相信不会有人觉得不合理和抨击。因为他不能理解,觉得没有意义被骗了,最重要的是他花了钱去影院看。而一个学电影的学生,坐在宿舍看完一张《无极》的盗版DVD后,大骂这是“烂片”。我觉得这样做就是没有资格去谩骂的。因为作为一个学院的学生连最基本的理性思维都没有的话,真的是没有资格去谩骂。我并非去袒护《无极》,它的确有非常多的问题,是一部比较令人失望的作品。但你作为电影学院的学生没有经过任何思考和研究就说它是“烂片”,甚至你只是看了一张盗版而如此发言的,是否不合理呢?
如果真的想拍电影的同学,请自己思考一下,你如何定位“烂片”,如何能让自己拍出来的东西不会给其他观众说是“烂片”。很可能,在思考和研究的过程中,你要看的电影就是你一直认为的“烂片”,发现它的亮点,并去指出它不足的地方以及思考自己如何避免这些问题。
所以说,少说点“烂片”,多做点钻研。不知不觉,你会认识到,什么是你眼中的“烂片”,我眼中的亮点。
后一篇:经典的苏联画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