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电影 |
电影开始前,我还特意调整好背椅的高度,以防过分惊悚导致一跃而起。本来想隆重其事地来看一场恐怖戏,到头来却成为唏嘘感慨的怀旧集。几位朋友津津有味地讨论起当年某位同学服用紫河车的神奇功效,而我则在看见梁家辉津津有味地吃毛蛋时,兴奋地找回了一点童年的记忆——每月初五在故乡的孵坊门口等待毛蛋的上市,那时我们管毛蛋叫做“浑蛋”。
陈果数次声明自己的这次回归主流,是为了在恐怖片的基础上加入人性的一层。虽然《细路祥》、《榴莲飘飘》、《人民公厕》让他声名鹊起,但他依然没法获得宽裕的生存空间。可惜在《三更2·饺子》里,陈果依然没有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片子讲的是一个嫁给富商的过气女明星希望找到回春的灵丹,挽回丈夫的心。故事的关键就在于以中国的传统美食饺子为载体,而其本来面目是用婴儿死胎做成的饺子馅。与其说《三更2·饺子》是一部电影,不如说它只是一组特写镜头,充其量也就是一个段落,就像是一朵没有茎梗的水中莲,娇艳怒放却浮于水面。陈果惯有的草根意识、人性探讨都埋没于李碧华和杜可风精致的镜头语言下,90分钟长片的故事和力量还不如陈凯歌在《10分钟年华老去》中的短短10分钟,而和陈可辛执导的《三更1·回家》相比也是逊色不少。
《饺子》显然是属于李碧华的,剧本由李碧华的短篇小说《月媚阁的饺子》改编,并且由她亲自担当编剧重任,这是属于李碧华的文字,属于她独特的带有浓浓血腥气息的文字,她从《霸王别姬》《胭脂扣》早就开始准确的把握人间所有的感情,一针见血,毫不留情。同样,《饺子》也是属于杜可风的,他干净利落、明灭相生的影像风格相当完美地呈现了李碧华的文本,每次当镜头对准有粉红色肉馅的饺子时,都起到了放大生活中的恐惧感的效果,令人不寒而栗,隐有画外之音。
《三更2·饺子》有长短两个版本,我看的是香港的90分钟长版,还有一个台湾的50分钟短版。据说内容与结局长短版皆不同,而短版的结局更令人满意。实在很想看看这个短版,不知是否能看到“浑蛋”之外的一些东西。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