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正版阿祥
正版阿祥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8,529
  • 关注人气:10,57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尔创客实验室携手Startup Weekend:开启中国创客新模式

(2015-09-15 10:17:25)
标签:

海尔

实验室

青年

创业者

startupweekend

分类: 产业观察(IT评论)

海尔创客实验室携手Startup Weekend:开启中国创客新模式

       

        9 月 12 日,海尔创客实验室“青年创客计划”正式启动,这项计划的最大亮点是,海尔创客实验室与 Startup Weekend(创业周末)合作,联手打造“Startup Weekend Youth Maker Edition(青年创客版)”,开启中国创客国际化新模式。
        Startup Weekend是全球最大的创业者社区平台,其使命是改变创业者并提供平台。自2007年以来,Startup Weekend的活动已经覆盖130多个国家的727多个城市,此次与海尔合作,为中国创客登上国际化平台,打开了方便之门。
        Startup Weekend进入中国,首选海尔创客实验室,至少看重了海尔的三大优势。在中国企业界,海尔的小微与创客活动,已经成为创新、创业的标志性事件,海尔做得很扎实,也很完善,这是Startup Weekend选择海尔的关键。具体说,Startup Weekend所看重的,是海尔在创客领域的三大优势:
        一是海尔创客实验室坚持“相信一切创新的力量”,一直致力于中国新生代创客的培养与孵化,已经形成良好的创客生态氛围,通过此次合作,为中国创客拓宽了一条广阔的创业之路;
        二是作为教育部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校企合作委员会重要成员,海尔创客实验室与中国高校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拥有丰富教育资源和技术资源;
        三是海尔与众多中外一流优秀企业或组织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可为创客提供对应的支持,如麻省理工的创新生态系统、U+产业生态圈、软硬相结合的美科创新方法论、O20相结合的苏宁众筹甚至可以变成创业平台的海尔阿里电视等,都能为青年创客提供全流程的产业化帮助,只要创意好,就能更好、更快地实现梦想。
        通过Startup Weekend,可为中国青年创客搭建一个国际化的创业互动平台。Startup Weekend是全球化的创业者社区平台,海尔创客实验室能与Startup Weekend联手,在中国开展合作,无疑是中国创客的一大幸事。
        首先,在Startup Weekend这个全球最大的创业者社区平台里有很多全球顶尖的企业,如谷歌、微软、亚马逊以及可口可乐等,也是隶属于全美第二大的孵化器Techstars,为中国青年创客带来了丰富的全球优质的创业资源。
        其次,“创业周末(青年创客版)”面向北京、上海、广州、西安、青岛、武汉等创业氛围浓厚的城市,已有21所知名高校加入,既关注大学生硬件领域的创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活力,而且将把更多优秀项目带向国际化平台,创造极为难得的沟通与联动的良机。
        此外,中国既有博大的硬件制造基地,又有丰富的教育资源,海尔期望通过Startup Weekend平台,把中国创客的优质资源推向国外,延长产业链,拓展国际化视野,培育更多的新项目,扶植更多的青年创客,真正提升中国创客的创业技能和发展速度。这也是海尔的一个伟大梦想,即:人人都是创客。与Startup Weekend联手,形成一个新的创客运动,一起推动创客事业的发展,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应用。
        海尔创客实验室与Startup Weekend联手打造“创业周末(青年创客版)”,深得政府的支持,李克强总理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从中央到地方,包括院校、企业和政府组织,都在做创业孵化器,社会化创业大环境已经形成。
        诚然,从创客到创业家,还有一段距离。青年创客不缺想象力和创新力,缺的是技能、资金和人脉,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他们的创业速度和事业发展。而“创业周末(青年创客版)”恰恰能在这些方面,给青年创客提供切实有效的支持和帮助,让他们尽快从一个创客变成一个创业者。在这个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通过“创业周末(青年创客版)”,把创客的创意变成产品,再把产品推向市场,从而转化成为一项可持续发展的事业。
        可以相信,通过Startup Weekend和海尔创客实验室这个平台,能够助力于中国创客的整体能力上全面提升,并为“中国创造”贡献出更大的价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