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心书艺  淡然晴川

(2013-11-01 08:46:16)
标签:

文化

分类: 人文情怀(文史随笔)

清心书艺  淡然晴川

——浅谈刘蔚山先生《清心集》的审美取向

罗会祥

 

    今年是刘蔚山先生的八十寿辰,《清心集》是他的自选集,所选八十件作品,代表了刘先生书法艺术的最高成就。就书法创作的审美取向而言,《清心集》在内容与形式、继承与创新、人品与书品三个方面所达到的统一,对于书法家与书法爱好者来说,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

 

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一本书法集,一幅书法作品,美与不美,首先看字。字有高低雅俗之分,字美,令人爱不释手,字劣,则让人弃之不顾。但是,书法创作也好,书法欣赏也好,从审美的角度看,字好只是形式,内容也好,才能相得益彰。岳飞的四个字“还我河山”流传千古,是气势磅礴的形式与爱国豪情的内容达到了完美的统一。沈鹏的字很好,十万元一平尺,假如他只写“大小多少,上下来去”这八个字,你们会不会买?反正我不会买。为什么?原因很简单,沈字虽好,但这八个字的内容没有任何意义。

    翻开《清心集》,从形式上看,件件都美,件件都是精品,不懂书法的人,也会大加赞赏。我是写文章的,自然要细细品味刘先生书写的内容,读懂这些内容之后,我才更深刻地领悟了他的精神境界。

    开篇之作写的是京剧《穆桂英挂帅》的一段唱词,为中老年人熟知。后面的跋是刘先生的自创:“保家卫国,匹夫有责。钓鱼岛自古为中国之领土,任何人不得侵夺与强占。否定历史,不思悔罪,必将为全人类所不齿。”寥寥数语,掷地有声,赤子之心、爱国之情跃然纸上,整幅作品的冲击力和震撼力令人亢奋不已。

    台湾同胞梁玉芳的《苦恋》一诗写得很好,“如梦人生对夕阳,桃花依旧笑崔郎。多情反被无情恼,世路怎如心路长。半壁江山非我愿,十分明月是他乡。何当聚首星旗下,却话涛声到客床。”刘先生书写这首诗,抒发了内心“企盼祖国统一的热切愿望”,字与诗,形与意,水乳交融,催人泪下。

    字写得好,不一定是书法,书法一定要融入书家的情感与思想。诗言志,书亦明志,因此,有人把书法艺术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艺术在精神层面是相通的,刘先生不写俗语,不写流行词,不写应景诗,每一条幅,每一横帔,每一楹联,每一扇面,都在笔墨中注入了自己的爱憎与情志,表达了个人价值观与人生观的取向。

 

继承与创新统一

    宋代涌现出很多书法家,其中“苏、黄、米、蔡”四大家最为著名,还有两位也非常有名,一个是宋徽宗赵佶,一个是奸臣秦桧。这些人都能自创一体,因为他们都是大学问家,诗词歌赋无所不能,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宋体字是秦桧创立的,现在还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印刷字体。秦桧虽是历史上的头号巨奸,但他博学多才,书法造诣很深。他创立的宋体字,是继承并综合前人之长的成果,也是书法历史上的一大独创。后来没有成为书法艺术的载体,是因为这个字体背离了书法之本,丢掉了毛笔,走向了技术,每一笔每一划刻板不变,千篇一律。

    宋徽宗是个亡国之君,不爱江山爱书画,开创了诗、书、画、印为一体的新格局,一直成为宋以后文人书画的传统。他的“瘦金书”是一种风格相当独特的字体,是也书法史上的一项独创,籍此跻身于中国历史上的书家之林。

    我在这里拿宋体字与瘦金书为例,只想说明一个问题,书法的继承与创新,不可背离传统,也不能局限于传统。

    刘蔚山先生主攻隶书,兼及行书与小楷,他在汉隶上花的功夫最大。汉代是我国书法历史上最重要的时期,汉隶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汉碑充满浓重的庙堂气息,汉简则活泼率真。师法传统,刘先生起初写的是汉碑,后写汉简与摩崖,一直写到现在。他认为,汉碑基础不牢,入手就写汉简,将会失却法度,流于油滑。刘先生的汉碑根底坚实,再写汉简得心应手,收放有度。他的汉隶把汉碑法度、汉简神韵、摩崖雄强融为一体,格调高古,于朴拙中见奇巧,在千姿百态的隶书园地中别具风格。关于临帖与创作的关系,他有一个很好的比喻:临帖就像给机器加油,不临帖而一味创作,离传统就会越来越远,越写越离谱。刘先生临帖,几十年如一日,他在《清心集》后记中说,“在这五年中,日课主要是临帖。我觉得此中的获益,比起‘创作’要多得多,实惠得多。”小楷他写过二王和文征明,最后专注于锺繇,深得锺字神韵。他还写过柳公权、颜真卿、蔡襄、苏轼、薛绍彭、王铎等人的楷书和行书,从各个大家的成果中汲取营养,坚守传统,扎牢根基。

    写字是一门学问,艺无止境。书法既为艺术,必须重视字外功夫,丰富知识,提高眼力,博采众长,加强修养,并蓄兼收,才不致成为一个单纯的写字匠。刘先生临帖之余,专心自修,坚持补习古典文学、诗词以及与书法、文字等密切相关的知识。对书法研究越深入,他越觉得写字太难,他越写越谨慎。年轻时有激情,讲究感官刺激,步入中年,追求气势和动感,及至晚年,方逐渐归于平正。

    在继承传统上,刘先生下了很多功夫,花了很大力量,他的创新来源于传统,又具有时代的审美特征,人书俱老,自成一家,达到了较高的艺术境界。

 

人品与书品的统一

    中国有句古话,字如其人。真正的艺术是有生命的,字是人的生命与精神的一种表现形式,一个书法家的意志、爱憎、追求、情趣,都能通过他的书法作品表现出来,一般情况下,人品与书品是统一的。

    一件书法艺术作品,是书家的精神境界与艺术境界的高度统一,缺一不可。我敬重刘先生的人品,更爱他的书法艺术。

    刘先生做人谦逊而有涵养,从不自吹。我写过有关刘先生的几篇文章,每次他都特意叮嘱,事实求是,不要夸张。这是他做人的原则,也是他衡量书法作品的一个尺度。“作字先做人,人奇字自古”,这是清朝大书法家傅山的名言。刘先生秉承这一古训,努力完善自我,为人正直,不欺世,不媚俗,处世不卑不亢,独善其身,人品与书品达到高度统一。一位书法家及其一件书法作品的品格如何,虽然见仁见智,各有所好,但自有客观标准。正如《清心集》后记所言,“一本集子是好是差,须让作品说话,任凭观者褒贬,方称客观公允。”

    今天,艺术家拜金已成风气,而刘先生对于金钱和名利看得很淡,而且厌恶追名逐利之人。几年前,我跟刘先生为“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馆”布展,馆名由谁来写,市委有意请当代书法名家题写,并且锁定北京的一位将军书法家。一打听行情,每个字一万元,一个馆名要花十万,市委放弃了这个选择。后来,市领导采纳了我们的建议,请刘先生从鲁迅手迹中集字。他遍翻鲁迅手稿,耗费许多时光,终于集成了“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馆”。刘先生对每个字都进行了必要的修整,既不失鲁字的神韵,又形成和谐自然的整体感。

    刘先生兴趣十分广泛,涉猎颇多,绘画、书法、刻印、编报、播音、摄影、教书,吹拉弹唱,养鸟栽花,样样都干过。他的画和篆刻都很好,但随着岁月的淘洗和筛选,唯有书法伴他步入老年。因其文化积累深厚,而书法创作游刃有余,逐渐进入艺术的自由王国,因其道德品行高尚,而书法艺术的审美价值令世人瞩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